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校本课程 > 正文

教育信息化助推礼育校本课程建设

作者: 来源: 日期:2018/8/9 17:44:39 人气:57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摘 要:随着礼育向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礼育的创新越来越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和现代信息技术是礼育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礼育新的增长点。那么礼育如何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助推校本课程建设呢?它们之间有机的结合点又在哪呢?作者结合本校实际,就新形势下教育信息化与礼育校本课程融合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读者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礼育;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2-0040-03 
  近年来,我们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出发,开发了礼育的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有了信息化特色的融入,礼育课程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充分显现出来,取得了快捷、高效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引领校本课程的教材开发 
  1.电子书让儿童快乐知礼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诗经・�{风・相鼠》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古代学者颜之说:“国尚礼则昌,家尚礼则大,身有礼则修,心有礼则泰。”孔子也曾强调过:“不学礼,无以立。” 
  为此,我们要让儿童明白新时代的小学生应该有哪些礼?《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过于理性化地强调规则,同时,礼育工作习惯于条条框框的说教,通过“我说你听”,“我压你服”,强制学生接受,反复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极易引起学生内心的抵触,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道德观念。 
  面对以上的问题,我们不断思考着:如何让儿童快乐地知礼?应该用什么样的教材?我校组织在班集体建设中富有经验的老师编写了《东关小学“礼育”活动操作手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礼育活动实施细则。学校还凝聚集体的智慧,从易于操作的角度出发,编写了琅琅上口的《礼育三字歌》。 
  由于儿童思维更偏向于直观形象,在施教时,老师们发现儿童在学习《礼育三字歌》时,依然感到枯燥无聊。因此,我校信息部创编了《礼育三字歌》的多媒体电子书。电子书具有阅读与传播方便、界面美观等优点,是纸张书籍在网络世界流通的最佳替代品。利用WebCompiler软件制作的exe格式电子书,易于儿童在电脑上阅读、查找、方便标记,将原本静止的礼育教材内容生动地呈现在儿童面前。 
  为了让儿童更清楚地理解《礼育三字歌》的内容,这套电子教材还将枯燥的“礼育”规范融进一个个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小儿歌中,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生活,并利用校园网进行共享传播。学生不需要其他辅助阅读器,可直接双击打开浏览。生动的故事、美妙的声乐、活泼的动画视频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力,深深地吸引了儿童,激发了儿童学习礼育的兴趣。 
  儿童除了在礼育课堂上,还可以在电子阅览室、家庭、校外等网络覆盖的地方主动下载观看。由此,我们将对学生的礼育教育延伸至课外、延伸至家庭,充分体现了陶行知的教育理论精髓――生活即教育。 
  2.辅助课件让学生清楚明礼 
  在激发儿童快乐知礼的过程中,我校除了使用电子教材外,还根据授课内容制作相应的辅助课件,为授课提供详尽生动的资料与有形化的操作示范。如:入队前的队课辅助课件设计了星星火炬的立体场景,通过点击画面动态地引导队员学习“六知、四会”的少先队知识。 
  在教唱队歌时,将歌词与mp3音乐同时播放,使得队歌更深入人心;在教授红领巾系法时,Flash动画中的慢镜头动作示范、关键点的定格配上相应的系法要点说明,使学生看得更清晰,根据需要还能反复“示范”……形象化的队课吸引了队员,使其入队礼的知识掌握得更为牢固,教育效果也更显著。 
  二、信息技术增强校本课程的实效性 
  1.开展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无论是对国家课程来说,还是对校本课程来说,教师始终是校内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和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1] 所以,我校在校本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一直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 
  一是由信息技术组教师对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层面进行培训,包括网络应用、办公软件及计算机中级培训、电子白板的使用等,为了使培训落到实处,还对培训内容进行了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励。 
  二是组织骨干教师到外地先进学校参加有关信息技术或校本课程的培训、学习与参观,使教师在技术层面与理论层面得以提高。我校95%以上的教师获得中级培训证,所有教师都能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2.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促进信息技术在校本课程课堂的深度应用 
  我校以“构建生本课堂,呈现高效教学”为目标,十分重视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道德价值要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结合,因为只有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他律”为“自律”的时候,学生内部活动才能被启动,其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真正提高。 
  我校教师在现代教育理念牵引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校本课程的课堂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制作多媒体课件,实现电子教案、图片、文字资料网上共享等。其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最明显的效果。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起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其学习动机和兴趣。 
  3.课题牵引,信息化推动校本课程的教师科研走向深广 
  以课题为载体,营造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整合的软件环境氛围。[2] 我校先后承担了国家课题《人本思想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研究》和“十二五”省规划课题《人本精神引领下校本课程建设研究》。通过对课题的研究,结合校本课程,让教师确立“做一名快乐的班主任”的思想,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研究热情,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走向“微型化”的科研之路。 
  在学校网站的视频直播平台上,我校每月都举办“东关讲堂”活动,教师们面对电脑就能观看视频直播实况。“东关讲坛”是由我校组织有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讲,主题是从一件小事入手而引申出的一个道德主题,形成了“礼育”序列化。   为了进一步提升礼育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2012-2013年,我校组织教师先后执教了五节德育微型课,电教手段的使用,使得课堂生动有活力,感染了在场的每个师生。 
  同时,在校园网的“德育教育”栏目下,我们针对每次礼育课程的活动主题,开辟了“东关论坛”的研讨沙龙平台,让班主任结合工作实践,畅所欲言,共同分享礼育经验。以课题为牵引,我校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方面,实现了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 
  由于我校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基本上都是班主任,为了让礼育课程研究走向深入,我校重视班主任在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的作用,尊重班主任独特的工作风格。要求班主任建立自己的班级主页。在班级主页空间,班主任根据需要,尽情挥洒、彰显自己班级的特色,打造个性化的班级平台。 
  4.信息化让主题教育成效显著 
  在学校主题教育活动当中,我们也充分发挥了信息化的作用。如:在开展“儿童友好――关爱生命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在校园网上宣传交通、消防、消费、自护知识;以视频资料向儿童演练应用于实际的自我防范能力和危险情况下的自助自救能力;将低年级学生动手描绘的宣传画拍成图片上传网站,扩大宣传范围;在五年级组织开展的“儿童友好关爱生命”知识竞赛中,借助具有强大交互性的Authorware软件开发的竞赛试题,通过投影仪呈现,摆脱了纸质试卷对学生的束缚;引导六年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Word软件制作电子报刊,将优秀作品利用专题网站等进行展示,在全校宣传安全教育。 
  为了促进每个儿童切身参与礼育的专题教育活动,对于每一次的专题活动,我们都会在校园网站上开辟论坛,儿童无需实名注册,就可以畅谈自己的感想,将儿童的礼育思想引向深入,拓宽了学生礼育教育的渠道。 
  5.制作视频,推进礼育课程融入学生生活 
  在实施礼育的校本课程中,如果教师不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把道德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传授给学生,往往会收效甚微。因为一味地强化学生对礼的思想认识,学生会觉得一言一行处处都要讲礼,谨小慎微,会有压力,甚至会觉得礼仪模范生自己做不到,出现知而不行的现象,学校礼育陷入“空泛化”、“表面化”的误区。 
  给儿童定出方圆了,如何让儿童养成规矩呢?学校号召每个教师寻找儿童点滴的闪光点,将镜头对准儿童,搜集儿童规范有礼的行为习惯,拍摄整理成专题视频,借助土豆、优酷、56等主流视频平台上传发布,让学生在线观看。儿童在观看时会欣喜地发现,原来自己做个礼仪模范生并不难。网络视频的使用,巧妙地引导了儿童如何行礼,避免了老师喋喋不休缺乏直观性的说教,将学生所认为的礼仪标杆悄然转化为可感、可行、可触摸的直观形象。 
  在儿童的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两方面,学校号召家长拿起镜头,拍下儿童的闪光点,家长们还在视频中录入自己对儿童的赞赏和鼓励。这些都给了儿童很大的信心和力量,极大地触动儿童发自内心地行礼如仪。在老师和家长们的诱导下,儿童也情不自禁地端起镜头,拍下了他们眼中的文明画面。 
  6.网络评选,扩大了礼育课程的影响力 
  为了弘扬文明礼仪的精神内涵,进一步深化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引导学生学先进、赶先进,我校在相关节点开展了“十佳少年”的评选活动。 
  各班在班级评比的基础上推荐候选人到学校参评,学校通过网络投票系统充分宣传候选人的事迹,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对于候选人有了鲜明而形象的了解,最后由全体师生登录网络投票系统进行投票。最终依托系统评选出“十佳少年”并进行表彰。 
  网络投票评优活动是我校扩大礼育课程影响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有益尝试,是进行无纸化办公的探索,将进一步指导学校信息技术工作的发展。 
  三、校本课程评价离不开信息技术 
  1.网络问卷提高礼育课程评价的时效性 
  教育工作实施得是否有效?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全面、快捷的检测?我校定期制作了可以在线填写的有关礼育的网络问卷。这种问卷针对礼育调查主题,设置各种题型,增强儿童答题的趣味性。问卷题型不仅仅是文字的选答,还可以是漫画的呈现,甚至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置公开级别。然后通过校园网、家校通平台、微博等方式将问卷链接发布,联合家庭、社会之力,通过家长问卷、学生问卷、教师问卷调查,形成学生评、教师评、家长评、社会评的多元评价体系。 
  网络问卷会自动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系统生成的结果统计到Word文档或Excel文档,便于学校管理人员随时查看或下载问卷结果,浏览每一份答卷的详情。这样的网络问卷让我校切实做到了有问题及时报,有缺点及时改。 
  2.家校连线BBS调动家长评价 
  礼育课程实施的是否有效,家长们是最有发言权的。为了全面深刻地反映问题,校园网站的 “家校连线” BBS上,让家长们汇聚,围绕一个话题互相交流,共同出谋划策。如:我的孩子爱在雪白的墙壁上随意涂画,怎么办?孩子犯了错,为什么总是不以为然?一个又一个的话题令人目不暇接。正如一位家长所言:留言板已成为家长聚会、探讨的教育沙龙。我校的礼育论坛很快成为家长、儿童钟情的一种交流方式。所以目前网上论坛十分热闹,人气很旺。 
  信息化应用技术为校本课程带来了活力,为校本课程插上了有力的翅膀,同时,校本课程的实施与推广也提高了我校信息化应用水平。 
  四、反思现代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的融合 
  在礼育校本课程实践中,我们也不可忽视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新问题。 
  问题一:网站的界面和内容是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内容的不断更新则是网站生命延续的关键。为了使网站内容时刻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需要老师及时对页面进行更新。这也就给老师们提出了要求――拿出时间来进行网站的完善和不断更新。 
  问题二: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种种好处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的不良冲击。上网成瘾、虚幻代替现实、黑客横行、病毒泛滥、信息混乱等种种负面效应,不仅对尚不具备判断力和自制力的青少年在身心的健康发育和成长方面可能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而且对学校的传统德育工作也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校本课程的教材内容需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需不断创新,才能使校本课程走得更远。 
  问题三:信息技术只是服务教育工作的辅助手段。在使用时,如果忽略教学目标,过多过量,就会使我们的校本课程“繁花渐欲迷人眼”,花哨而低效。 
  面对问题,思考问题,我校的教育信息化才会在问题的追问下走向深入、走向广阔。 
  参考文献: 
  [1]余源.校本课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N].北京晚报・人才周刊,2013-10-17(53). 
  [2]杨淑红.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整合的实践与体会[J].基础教育课程,2006(5). 

    本文网址:http://www.wzdh123.cn/show.asp?id=861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