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 研究成果 > 正文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下的农村区域性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研究》成果公报

作者: 来源: 日期:2023/2/28 15:36:24 人气:12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下的农村区域性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研究》成果公报

 来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乔爱玲副教授主持完成了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下的农村区域性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为 ECA080291)课题组成员有王楠、陈蜜、安贵增、方海光、岳欣云、孙丽娜、吴陶、雷洋。 

一、内容与方法

信息技术对中小学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有效的促进了教与学的过程。然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与发达地区存在着一定差距,虽然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硬件设备匮乏方面的问题,但是农村教师如何适应教学环境的变化,实施信息化教学,最终实现教师专业自身发展,这已成为了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国家教育部2004年颁布了我国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我国教师教育技术实践能力提出了明确的体系结构和实践要求。这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但是,也需要认识到的是,由于信息技术融入教师信息化教育发展时间还比较短,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仅仅依靠传统大范围的全员集中培训或学校的校本研修,很难实现依据区域特征开展分层、分级的培训,促进更深层面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此,有必要寻找恰当的模式,快速、有效的引领教师专业深入发展,这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内容

1.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总结

对教师教育发展模式进行梳理,总结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课题通过国内外教师教育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的总结与梳理,总结对我国当前教师发展研究能有价值的模式。这将全面的将国际上现有的教师教育培训模式进行引进,为我国的教师教育提供参考模型,同时结合当前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解决长期以来的教师教育培训模式单一的问题。

2.基于PDS模式的区域性教师发展模式——基于常态课的专家点评区域性研修模式的探索

通过引入PDS模式,进一步带动大学引领下的区域性教师研修,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其实质为形成稳定的、长期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模式。通过研究的进行,我们初步构建了基于常态课的视频点播的专家评课模型,为形成基于PDS模式的区域性教师研修提供了可能。研究借助PDS模式中的大学教师的引领,发挥专家指导的作用,同时借助网络,实现对课堂教学以及专家点评内容的公开,并提供教师间的分享和经验交流的机会。

3.实现区域性教师研修模式实施与跟踪

进一步与远郊区县学校进行沟通,落实常态课程资源的收集工作,以区域性学校为主,收集课程资源。挑选课程评审专家,落实课程的评审工作。同时,进一步收集教师对专家的评课反馈,对专家评课的规则和标准进行进一步的规范,以更好促进教师的理解和改善。

同时,课题负责人结合已有积累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组织教师在基于常态课的专家点评区域性研修模式中进行交流。目的是集中学科的主题性教学研讨促进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在课题实施中,课题组主要对该模式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并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节,总结该模式的实施策略,并进一步改进该模式,为更好的形成稳定的模式奠定基础。

4.探索基于网络的在线学习活动本质、建构在线学习活动模型并初步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在线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

为了保证网络环境下教师进行基于课程点评资源的评价以及资源的分享,更好的落实基于网络的教师资源共享、经验交流以及促进教师深层次的沟通,课题对网上学习活动的开展进行深层次挖掘。首先对当前在线学习进行了分析,总结阻碍在线学习的问题,并从在线学习的本质和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同时,结合在线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分析在线学习的种类,初步建构在线学习活动模型,为教师的在线学习活动开展提供基础。该模型的建构将为形成稳定、长期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模式提供直接的参考。同时,在研究中进一步总结促进教师进行网上学习活动的具体设计方法,指导教师在网上学习中具体如何操作以及如何组织教师进行活动开展的方法和策略。

 

(二)研究方法

该课题的研究结合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归纳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了综合性研究。研究主要从现有较有影响的教师研修项目相关资料收集开始,初步总结归纳现有教师研修模式并分析其优缺点;然后通过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了解当前教师专业发展需求、途径等,提出基于常态课的专业点评专业发展模式,通过行动研究进行实施跟踪;最后,为了更好的支持教师的交流以及网上学习的开展,通过文献、归纳、演绎与比较等方法初步构建在线学习活动模型。

1、主要采用文献法、比较法与归纳法对国内外教师研修模式的总结与梳理

文献方面梳理了国内外较有影响的教师研修项目相关资料,对美国的PDS模式、“Intel未来教育”教师培训、北京大学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网上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得出原有集中的、大型的专家培训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大批量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现有教师研修更需要常态性的、以区域和学校为主的教师研修模式。

2、通过对农村教师的访谈与问卷调查,总结当前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实际需求

课题组对北京市郊区县顺义区、房山区、怀柔区等126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30名教师进行了访谈。问卷调查围绕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展开,通过对教师实际的专业发展需求、学习方式、互助形式以及和同事间的交流、对大学教师或专家的需要、适宜的专业发展模式等展开。

3、采用行动研究法对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模式的行动研究

课题通过对区域性部分教师的前测、中测以及后测等方法收集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变化情况,旨在收集通过让教师以常态课的专家点评模式实现个人专业能力增长的数据。通过数据的对比研究,形成对教师专业能力变化情况的收集。

4、通过文献、调查、归纳与比较方法,构建在线学习活动模型构建

通过与教师多渠道沟通与交流,形成阻碍网上学习的原因的资料汇总,结合文献总结以及对在线学习的资料研究,形成在线学习活动本质并初步建构在线学习活动模型。本研究同时注意吸纳有关在线学习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经验,通过归纳与比较等方法的综合,以试图使研究结果更具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二、结论与对策

课题通过文献检索、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后,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以及网络环境下的教师研修等方面内容得出相关结论,同时,通过进一步跟踪研究,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并实施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一)结论

1. 当前农村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不平衡

研究得出,在我国目前支持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中,以理论方法、操作技能为主的培训占据多数,虽然一时间解决了部分思想意识或计算机基本操作问题,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实践教学中所面临的实践问题,无法形成对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支持。直接导致当前教师专业教师能力发展较为落后,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专业能力极度不平衡。教师缺乏持续的教学研讨机会、缺乏专业化引领。教师专业技能的落后直接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同时信息技术环境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标准》下的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已经成为了当前重要的研究内容。

2. 网络环境下的教师研修模式是当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模式

研究对国内外较有影响的教师研修项目相关资料,对美国的PDS模式、“Intel未来教育”教师培训、北京大学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网上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标准》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等实效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调查反馈,得出原有集中的、大型的专家培训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大批量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教师更需要支持教学实践、有专业引领的教学研究模式。因此,构建支持网络环境下常态课的专家点评模式称为了当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同时,该模式依托网络,为教师间共享教学经验、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可能。

3. 现有部分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学习开展低效

研究调查了当前网络环境下常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论坛-社区模式、博客模式、即时通讯工具模式、专业化平台模式等。研究得出前三种模式以教师自发为主的模式,灵活定比较强,教师多为平等互助,主要集中在个人经验、个人学习资源的传递与共享,但缺乏约束性,容易间断。专业的网络平台模式则相比之下更为系统、专业,有一定的组织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可以更有效的推进教师专业活动开展。从网络活动开展方面,虽然专业的网络平台模式具有一定优势,有利于活动的组织进行,但研究也得出,现阶段很多网络学习平台中教师的活动开展情况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原因集中在教师不知如何有效地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无法实现持续长久的活动等。分析其主要原因得出现有的网络学习缺乏主题性活动的组织,缺乏展业、系统的设计,因此构建有效的在线学习活动模式是当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对策

1. 构建基于常态课的专家点评区域性研修模式

基于常态课的区域性教师研修模式是本研究在探索基于PDS模式的区域性教师发展模式的具体实施模式,旨在创建网上教师教研空间,通过聚焦常态课程,专家引领的方式提升教师授课技巧。该模式具备三点优势:第一,抓住核心活动,以行动研究聚焦常态课堂。该模式通过统整常规的视频录像和案例,通过在网络上观看,实现不断反思和研讨,以及专家的跟踪点评。基于课堂的教学研究是实现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的重要保障,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立足点。第二,建区域性教师研修的支架,建立基于网络的区域性教师研修平台。基于网络的区域性教师研修要求借助校园网络,构建教师研修平台来实现区域性教师研修活动。顺义区基于网络的区域性教师研修基本上通过首都师范大学研修指导平台、顺义区教研中心研修指导平台、学校教师研修平台及教师自主发展平台实现,这四个平台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通过教师自主发展所提出的需求为依据,以常态课为核心,促进整个研修的进行,从而最终实现区域性教师研修,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三,落实区域性教师研修的质量,建立教师间的同侪互助模式。在区域性教师研修中,通过大学实现区域性科研的专业引领,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还不能足以形成可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间的合作互助是区域性教师研修真正落实,并得以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

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客观上需要形成从大学教学科研指导到区域性校本研究,进而形成教师间的同侪互助,这样既实现了纵向的专业引领,也形成了横向的教师互助,有效保障区域内的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均衡性和持续性。在实际操作中,借助网络推进这一模式,为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通过大学引领下的区域性校本研修更为区域性校本研修模式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更好地将高等院校专业优势引入中小学课堂,有效促进了高等院校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研究与探讨,高效解决了中小学实践教学中的问题,最终实现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在各个层面的能力建构。

2. 探索在线学习活动本质并总结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活动模型

在进一步指导网络环境下的教师研修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出现在线活动频率低、主动性差、积极性也不高等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开展,我们对网络环境中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模型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总结在线学习的本质与影响在线学习的核心要素。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开展客观需要教师依据一定的原则和规范展开,研究中,通过文献梳理,明晰了在线学习活动领域现有主要研究及基本取向;整理了在线学习活动模型和设计工具的研究成果;初步归纳了在线学习活动的本质,进一步指导教师在线学习活动的进行。

(1)在线学习活动本质分析

学习活动有着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学习活动,视其同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一样,都属于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广义界定对于学习活动设计缺乏指导性意义。因此,需要明确学习活动的狭义界定。归纳目前学习活动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从两个方面构建狭义学习活动的概念界定,即学习活动的环境和学习活动的目标。

建立在这一系列研究基础之上,本研究认为:在线学习活动是基于网络所开展的教学活动的必要组成,是学习者以及与之相关的学习群体(包括学习伙伴和教师等)为了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和达到确定的学习目标,利用网络学习环境与学习内容进行的交互总和。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中的在线学习活动,即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群体协作的。

(2)在线学习活动模型

基于教育学视角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型研究主要包括CSALT项目、CANDLE项目、DIALOGPLUS项目、LADIE项目和X4L项目等。以学习活动为中心是他们共同的特征,这些研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了用于描述技术环境中学习活动的一般模型。CSALT项目研究了学习活动的本质,将学习看作是发生在一定环境中的学习活动序列,区分了设计者计划的“任务”和学习者进行的“活动”。欧洲的CANDLE项目,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使用了Reeves提出的14个维度和IMS学习对象规范。该项目通过对学习活动的研究,提炼出学习活动的六个维度,具体包括活动的目标、活动的结构、活动的情境、活动使用的工具、活动使用的对象和活动参与者的角色。DIALOG PLUS项目定义了学习情境的七个要素,其中包括四个必要要素:学习结果、属性集合、任务和角色,以及三个可选要素:工具、资源和输出数据。

本研究归纳构成在线学习活动模型,总结为四个构成成份,分别是:指向特定学习结果的任务;学习活动发生的场景;针对学习活动的辅导支持;学习活动的评价。

3. 总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在线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

基于前期研究,进一步总结了促进教师进行网上学习活动的具体设计方法,进一步指导教师在网上学习中具体如何操作以及总结如何组织教师进行活动开展的方法和策略。

(1)学习活动中“任务”的设计

 “学习任务”是对学习者要完成的具体学习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操作流程和结果的描述。在网络学习活动中,具体明确的任务,可以促使学习者更好的将学习内容融合在任务中消化并理解。因此,学习活动中“任务”的设计要明确、具体,同时需要具备可操作的流程。任务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让学习者遵循一定的流程与步骤,在完成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内涵。这种要求体现在让学习者能够清晰的了解任务的完成形式,以及具体如何操作。

(2)学习活动中的交互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中的讨论客观上要求进行互动讨论,同时要保证讨论的组织要高效、有序。学习中的讨论是网络学习中重要的学习形式,既可以让学生提出疑问,又可以分享学习者之间的经验,还可以通过辩论进一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学习者可以针对学习内容提出疑问,也可以针对学习任务提出疑问。

(3)学习活动中的资源设计

资源是保证学习活动进行的重要内容,只有具备合理而恰当的资源,教师的研修活动才能展开。研究中对资源的总结基本有以下三种:导入资源,新知资源以及扩展资源。三种资源各有设计原则和策略,以更好的支持活动的进行。

(4)学习活动中的成果设计

在网络学习中,由于缺乏传统面授教学中的情感交流以及经验分享,对于成果的共享和评价就显得更为重要。一般来说,任务在刚刚布置时,要告知完成的周期,网络辅导教师就可以在周期中间或临近结束时安排或提醒学习者提交成果。研究发现学习者在提交个人成果时,先以介绍形式简单说明成果的主要核心问题,如制作过程、优缺点等,以及可供参考借鉴等。待成果提交完成,授权其他学习者下载或浏览的权利,并鼓励学习者相互评价等。

三、成果与影响

研究总结了国内外先进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将国际上现有的教师教育培训模式进行引进,为我国的教师教育提供参考模型。研究初步构建了基于常态课的视频点播的专家评课模型,为形成基于PDS模式的区域性教师研修提供了可能。通过引入PDS模式,进一步带动大学引领下的区域性教师研修,促进中国农村远郊区县教师的专业发展,其实质为形成稳定的、长期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做了良好的借鉴。同时,研究探索基于网络的在线学习活动本质、建构在线学习活动模型,为教师的在线学习活动开展提供基础,为形成稳定、长期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模式提供直接的参考。研究进一步总结促进教师进行网上学习活动的具体设计方法,指导教师在网上学习中具体如何操作以及如何组织教师进行活动开展的方法和策略。

课题抓住了我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在农村教育教学刚刚推进的时机,在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下探索农远工程下的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为真正落实分层、分级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落实我国农远工程在教师教育领域的实施提供了借鉴。课题研究成果为借助农远工程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操作方法、策略建议及相应的模式分析,为有关机构和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机制提供了相当的依据。

四、改进与完善

研究中,课题逐渐呈现以下两个问题,研究者提出了改进的意见:

1.基于常态课的专家点评模式问题与改进

研究发现如下问题:部分教师经常选择自己准备好的课程进行录制,导致课程缺乏常态性;课程的分类系统不完善,完全依赖专家的评价进行课程优劣的区分;教师关于课程的问题讨论不够集中。出现以上现象,直接说明模式构建中,一些标准和体系没有建构完善,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关于常态课问题,我们需要学校的设备配合解决,通过随堂录制教师授课录像,回归常态课程的收集;对课程评价的指标进行再明确,课程的优劣集专家点评、学生评价、教师同行评价为一体,进一步解决课程优劣的分类问题;关于课程讨论问题的集中性问题,我们拟定通过专家点评中的核心问题归纳、教师教学反思等方法进行集中,推进教师关于核心问题的讨论和研究。

2.在线学习活动情景的问题与改进

研究建构了基于在线活动设计方法,初步对现有的教师研修网进行分析,发现研究结果中提出的设计方法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现有教师在线讨论积极性差问题,提出的导学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变现有讨论不足和不深入问题。但是,缺乏在线学习活动的情景创设,是制约当前在线学习活动开展的另一个问题,情景的缺失直接导致活动开展不顺畅。课题组拟定对教师研修的学习活动情景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关注现有教师研修活动的种类划分,另一方面关注不同学习活动依赖的情景类别,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创设多样的情景,进一步鼓励教师的参与。同时,进一步实现基于教师研修的在线学习活动的平台构建,通过实际平台研发,构建学习活动情景系统,解决现有学习情景缺失问题。

五、成果细目

研究成果详细如下:

1.    乔爱玲,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下的农村区域性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研究,研究报告

2.    乔爱玲、王楠,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型及相关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41-47页

3.    Ailing QIAO,The Design of Web-Based Learning Activities——A Case Study on Learning Activities Design from Mainland China,ICCSIT2009,EI检索

4.    王楠、乔爱玲,在线学习活动本质及理论基础探究,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第1期36-40页

5.    乔爱玲、焦宝聪,支持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域性校本研修模式构建,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第5期22-25页

6.    Ailing QIAO ,The Construction of Web-based Regional School Learning for the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CCEA2009, 2009.6

7.    乔爱玲,基于网络的区域性教师发展模式探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第9期15-16页

8.    乔爱玲,信息技术环境下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下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探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本文网址:http://www.wzdh123.cn/show.asp?id=3570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