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 研究成果 > 正文

《校本培训与教师角色转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成果公报

作者: 来源: 日期:2019/4/11 19:56:36 人气:226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

课题批准号: XJK06AJJ021

   类: A 基础教育

课题主持人:余  中高/特级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校长

主要研究人员:汪春秀     邹小红 刘茂银 李跃文

易红英   周莉娅      

周伟红 李丽斯 欧小忠 周晓欢   吴文雄

一、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的途径。从理论层面上探讨校本培训对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成和专业化成长的关系;从实践层面上探索出一套校本培训的策略与方式。

(二)研究内容

1.研究校本培训的策略;

2.研究校本培训的模式;

3.研究校本培训对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的影响与作用,以及促进教师角色从哪些方面转变。

二、过程和方法

(一)准备阶段(20062月——4月)

1.成立课题组,明确组内每个人的研究任务和方向。

2.讨论、制定课题方案,并由课题负责人撰写课题方案。

3.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准备工作,为在各学科领域起上带头作用,为课题的顺利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阶段(20065月——20105月)

120065月——200610月:请专家开题论证

2200611月——20105月:

1)探索校本培训促使教师转变的模式。采取边实践边总结的方式,探索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如何构建促使教师角色转变的校本培训模式。

2)每学期编撰反应教师角色转变的教育教学故事、教学反思集,为深入研究掌握一手材料。

3)研究校本培训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的策略。

(三)结题阶段(20106月——201012月):

1)课题资料整理。

2)撰写结题报告。

3)申请结题。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以文献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三、结论与对策

2006年开始,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五年的认真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探索了在校本培训中如何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的有效策略;研究了校本培训中学校人员的“职责定位”; 建构了校本培训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的基本模式;探索了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的校本培训对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的影响与作用,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课题立足于以校为本,关注教师发展,注重促使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推进自身角色的转变,在完成自身角色转变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强调在校本培训中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课题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可操作性强。所研究的策略和模式适应于各类学校,能指导学校合理的安排人员,科学地开展校本培训,较快地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一)研究了校本培训的基本策略。

1.专家讲座——引领导航,确立教师角色转变的方向。

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需要有专家进行专业引领,这样,老师们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才不会迷失方向。为此,我们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讲座,让老师们了解课程改革动态、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同时,还约请有关专家讲授师德师风建设、如何妙用性格、有效沟通等。专家的讲座给我们起了引领导航的标杆作用,为教师的角色转变确立了方向和路径。

2.通识培训——学习提升,奠定教师理念转变的基础。

通识培训是面向全体教师的培训,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培训,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如:每期开学进行理念教育、专题活动、读书活动、学习培训等。通识培训能全面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师的品质,从而奠定教师理念转变的基础。

3.组本教研——同伴互助,开辟教师行为转变的途径。

很多教学上的问题,在组内是最好通过讨论落实解决的。我们牢牢抓住教研组这一重要阵地,把组本教研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起来,让每一位老师都得到锻炼,促使他们深入思考,反思教学,反思评价,反思教育方法等,从而在各方面敦促自己实现角色转变。我们探讨了组本教研的多种形式:主题探讨、案例研究、难题剖析、同伴示范等。我们经常采用这样的方法,让老师们在实践中导思,于愤悱中明道理,收到了立竿见影的好效果。

4.校际交流——博采众长,开发教师共同成长的资源。

在课题研究中,学校坚持与省内外兄弟学校牵手互动,在课改教研中通力合作。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探讨教法和学法,进行了互动教学,举行了专题论坛;开展了课题研究,交流了教学成果,共享教学资源。在活动中,我们十分注重实效,提出“三本”即:人本、生本、师本。讲究“三实”,即:诚实、扎实、朴实。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真实自然的工作态度,开展校际交流活动。这样博采众长,取他人之优,开发教师共同成长的资源,能较快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5.总结反思——风格定位,搭建教师个性发展的平台。

在总结反思中,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同伴交流、经验分享、个人反思,重在打开教师思考的大门。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学科教学为内容,运用“发现问题——讨论质疑——实践研究——归纳提升”的问题导入方式,进行主题研讨,引导教师在反思中自主学习、探究思考,提高实践能力,提升理论水平。倡导教师撰写教学故事、教学后记、教学反思;开设专题论坛,进行即兴讲评,用来自教师自己或身边的案例、问题、数据、故事等为内容,以小见大,探讨现代教育教学的方法。通过总结反思,突显教学特色,进行风格定位,促进教师个性成长。

校本培训基本策略的研究,让我们的校本培训有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对于教师的角色转变和能力提升更具针对性,而且可操作性强。

(二)探讨了校本培训中的“职责定位”。

在校本培训中我们探讨了“校长以引领为先、行政以务实为重,教师以践行为职”的职责定位,从而有效地实施了校本管理。

1.校长引领是核心。

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应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具备统揽全局的能力。校长的引领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引领思想。校长应根据学校的历史和现状思考学校的发展方向,确立办学思想和理念,制定具体的办学目标。还要建设与办学思想和理念相符的校园文化,落实办学思想和理念。其次是引领专业。校长是课程文化建设的专家,要引导学习,唤起热情,走进教师心中,关注教师;要深入教改,指导研究。作为校长,既要有深湛的学识,又要有前瞻的立体思维,更要善于发现问题和引导研究,要与老师们一道开发教育科研课题;要亲历课堂,指导教学。因为教师的创造才能是在处理教育活动的情境中得到发挥的,所以校长要深入课堂,要关注教与学的实情,始终以务实的态度,追求高质量、高品位。

2.行政务实是关键。

行政是学校的领导集体,是学校的执行机构。应乐于负重,勇于负责,善于务实。行政首先做到管理务实。第一是重视科学管理。我们实行了行政学科分工制,以“创新制度、规范管理、严谨务实”为导向,以现代、科学、多样化的管理为要求,一方面在深入、细致、全面的管理中下功夫;另一方面,在化繁为简、提高效率上花心思。从而使广大教师从思想上统一了认识,提高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意识。二是要研训务实。怎样把培训和研究融为一体,我们探讨了多种路径,如:教学常规的稳中求变,教育科研的实中求新,教学活动的务实求真。并且改革了一系列制度。如:听课评课制度改革、评价制度的改革、家长会与家访制度改革等。

3.教师践行是基础。

教师要做课改的研究者,做反思的实践者。在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一个目标——认真搞课改,双轨并行——培养能力;加强基础,三方努力——教师、学生、家长。实行了校本培训“五法”:案例研究法、适时调控法、校际交流法、专题研讨法、问题启思法等。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如写“教历” 、写“反思日记”、 写教学故事等。我们以研讨为形式,以“追求真实足印与宽阔视野的融合”为原则,针对自身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的反思性实践研究,重在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培养了思维品质,去掉了工匠心态。多年来,老师们养成了动笔的习惯,他们教学中的精彩、遗憾、尴尬,都被记录下来,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的反思,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校本培训中的“职责定位”科学地实施了校本管理,注重了“人”的关键作用,从而有效地发挥了校本培训的最大功能。校本培训就是要促进学校的发展,而学校发展的关键是“人”。在校本培训中校本管理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怎样让人人能各尽其才、各显其能;让学校有序运行、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实施科学的校本管理,实行人员的“职责定位”。这里所讲的“职责定位”就是指校长、行政和教师的职责定位。要使校本培训真正深入和落实,必须有一位专家型的校长,策划和引领,要有一批研究型的骨干,善于实践和思考,要有一支有较高素质的追求型的教师队伍,实干和巧干。这就需要 “职责定位”,只有科学规划了校本培训中人员的职责定位,才能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有效作用。所以在校本培训中我们探讨了“校长以引领为先、行政以务实为重,教师以践行为职”的“职责定位”,从而有效地发挥了校本培训的最大功能。

(三)建构了校本培训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的基本模式。

1. 模式结构

2.模式特点

由校级培训、组级培训、校际培训组成三级培训,形成以“校长”和“组长”为培训内线,以“专家讲座”、“校际交流”为培训外线;以内线为主,外线为辅,内外结合的网络式培训结构,共同促使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师类型的角色转变。

1)校本培训模式的建立,多角度地体现了校本培训与教师角色转变的的内在关系。
该模式体现了校本培训中的人本理念:即由校长、专家、教研骨干、全体教师为核心的培训队伍。突现了第一责任人校长的关键作用,各级行政的督促作用,各教研组长的基层作用,全体教师的能动作用。“校长”、“基层行政”、“教研组长”“教师”四者之间政令畅通,和谐统一,相得益彰。而以“校长”和“组长”、“专家引领”和“校际交流”组成的内外结合,双轨并行的外在培训,影响着教师的内在转化,促使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师类型出现质的飞跃。

①充分发挥校长的关键作用和组长的积极作用。
在校本培训中,校长是策划者、组织者、引领者,他(她)必须从宏观角度把握校本培训这艘船的航向,也必须充分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让自己的专业能力、人格魅力带动每位教师主动参与校本培训,将知识和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动。组长则是从微观角度开展组本教研,促使老师们将理念转化为行动,运用于教学实际。

②重视专家引领,相互学习和交流。
教师专业的发展,素质的提升,需要不断地补充“营养”,这种营养除了来源于同事、书本,更需要专家的专业引领,他们的观点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让老师们也“跳起来摘桃子”。学习和交流也能让老师们接收新的信息,尽快更新观念。这些都为教师的角色转变打下了基础。

2)校本培训模式的实施,全方位地调动了老师参与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提升了现代教师的综合素质。

①教师自主意识的增强:由“要我变”到“我要变”。
校本培训模式实施后,学校有目的地开展一些培训和学习活动,老师们在观念上接受了新的信息,他们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在实际教学中,他们科学地处理教材,与学生平等对话,欣赏每一位学生,善于捕捉课堂上的闪光点,动态生成新的精彩课堂。这些精彩课堂让老师们尝到了甜头,享受到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快乐。通过培训,老师们已由“被动地接受课改理念”转变到“积极主动地实施课改理念”,由“上级部门要求老师转变角色”发展到“教师自身主动需要转变角色”,真正实现了“要我变”——“我要变”的蜕变。

②教师的角色转变:由“实践型”到“反思型”。
校本培训的实施,促使每位老师都在实践着新课程。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培训,一次又一次的组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老师们对教学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了一些创新的尝试,多了一些更深层次的反思。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探讨中解决问题,在反思中重新实践,并形成了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正因为老师们的观念、行为发生了变化,绝大部分老师已逐步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由专科型向综合型转变。

3)教师角色的转变,多层面地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本培训模式的建立,促进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而教师角色的转变,最终受益的是学生,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如今,老师的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师生关系得到了根本转变,教师备课时更加注重备学生,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学生们的自主探究意识更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强。从教学考查项目的设置、评价学生的语言,都体现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宗旨。而且,无论从校内老师的感觉,还是校外老师的反馈,都肯定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今非昔比。

(四)所有教师实现了自身的不同程度的角色转变,提高了研究与反思能力,获得了专业发展,成为了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1.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的校本培训,很好地促进了教师的角色转变。

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的校本培训,就是指以校级培训、组级培训和校际交流为渠道,从学科培训、专业提升、读书学习、专家讲座、校长讲话、自我反思等不同角度,开展了以专题论坛、案例研究、主题研讨、同伴示范、难题剖析、典型引路、互换体验、适时调控、问题启思、经验分享、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我们以课堂和教研组为核心,以收到实效为前提,选择实际问题研究探讨,选择特殊人员跟踪观察,选择不同方法因人而导,强化教师的自我反思过程,给教师创设育人的环境,供给成长的养料,达到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的目的。如校长数十年坚持的每期一讲的理念讲座,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从教育理念、教改形势到校园故事、问题诊断等,让教师徜徉在充实的文化世界,为他们撑起一片心灵的晴空,有效地提升了教师专业品质。又如行政的学科负责制,让培训更突显学科性和个性化。使得教学病理得以及时发现,教学方法得以及时改进,典型案例得以及时推广。同时促进了教学的个性化成长。

2. 教师提高了反思能力,提升了理论水平,获得了专业发展。
实施本课题研究以后,教师撰写了3本专著,发表的论文和教学案例较之前五年提高52.6%;教师的获奖论文较之前五年提高了54.5%;特别是课题增长了2倍。由此可知,教师针对自身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的反思性实践研究,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其效果和成果都体现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与此同时,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培养了思维品质,去掉了工匠心态,获得了能力提升。老师们在教育研究过程中不仅能够描述事实、建构问题,而且能够寻找假定、生成理论、完善行为,这样,教师也就完成了由经验型到研究型的过渡。

四、成果与影响

我校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一边研究,一边总结,一边提升。理论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在很大程度上加以推广,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校本培训的理论模式受到好评

在进行课题研究中,构建了校本培训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的模式,余宪校长在各种经验介绍和培训讲座中,都宣讲了这个模式,每次讲座都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好评。不少学员都将模式拷贝下来,带回学校实践运用。

1.《校本培训中的角色定位》:余宪校长先后4次,分别给湖南省第三届小学校长年会、省校长高研班学员、长沙市小学校长、广东肇庆校长班进行讲座,来自广东、湖南各地的校长约700人,听取了该讲座。

2.《校本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余宪校长进行了8次讲座,被邀请赴北京、湘潭、益阳、衡阳等地,听课人数达1000人。

3.《研训一体,培养科研骨干教师队伍》:20068月在全国作文导写课题年会大会发言,受到与会人员的赞赏。

4.《校长管理与教师成长》:分别给一师成教部和师大培训中心的校长培训班进行讲座。

(二)教师专业素养得到社会认可
通过校本培训,教师的学历提升了,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了,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了,专业能力发展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迅速壮大起来。

1.教师学历不断提升,骨干教师迅速成长。

在校本培训中,教师不断地进行进修深造,学习提升,在全校教师基本达到本科学历以后,又掀起了读研的高潮,目前已有一位教师获得硕士学位,有3人正在读研,2010年又有4位教师参加了研究生考试,等候录取。教师学历的提升给教师队伍的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给学校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与此同时,学校通过培训,培养了大批骨干教师,目前,学校有徐特立教育奖获得者1人,有特级教师2人,有国家级骨干培训者教师3人,有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13人,一大批骨干教师的成长,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让二附小教师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2.教师专业成绩突出,课题成果显著。
实施课题五年以来,学校共出版专著3本,在省级以上正规期刊公开发表论文或教学案例55篇,其中“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1篇,索引1篇。论文获得国家级、省级奖103篇;课堂教学获国家级、省级奖37节次;科研课题获省、市级奖6项。

专著出版:

[1]《我们这样做教师》 余宪主编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年)

[2]《守住心灵的宁静》 余宪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 2010年)

[3]《聆听花开的声音》 章醇主编 湖南教育音像出版社

2010年)

论文发表:(部分)

[1]余宪、周伟红:《唤醒•激励•鼓舞》 2007年《湖南教育》第11 2008年第2期《小学各科教与学》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

[2]汪春秀:《在反思中寻求对策》 2006年《湖南教育》第6期《小学各科教与学》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索引;

[3]余宪:《习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2007年《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第10期(中文核心期刊);

[4]余宪:《以有效的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09年《当代教育论坛》第11期;

[5]李丽斯:《浅谈新课改中美术教师角色转换》 2008年《教师》第4期;

[6]汪春秀:《论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的实效性》2007年《湖南教育》第8期;

[7]刘茂银:《小学语文新课程实施的调查与思考》2007年《湖南教育》第9期;

[8]欧小忠:《小学机器人培训及竞赛活动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 2009年《实验教学与仪器》第1期;

[9]余宪:《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例谈》 2008年《湖南教育》第10期;

[10]余宪:《在课堂反馈中彰显教学智慧》2009年《湖南教育》第11期;

[11]余宪:《引导·触发·启迪·点拨》 2008年《湖南教育》第1期;

[12]殷智强:《让学生“跳”得更高》2008年《湖南教育》;

[13]汪春秀:《关于小学“写字教学’的调查与思考》2008年《湖南教育》第7期;

[14]刘茂银:《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例谈》2009年《当代教育论坛》第11期;

[15]邹小红:《童话教学的应对策略》 2006年《湖南教育》第3期;

[16]张蕾:《不抛弃 不放弃》 2008年《湖南教育》;

[17]章醇:《聆听花开的声音》 2009年《教育信息技术》第5期;

[18]章醇:《舞动精彩 收获成长》 2010年《教育技术》第4期;

[19]赵彬:《随文练笔 读写互动》 2010年《湖南教育》第2期;

[20]李跃文:《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010年《湖南教育》第10期。

课堂教学竞赛(部分)

国家级:

[1]邹小红: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举办的全国语文素养大赛获一等奖

[2]殷智强:中南、华北、西南九省区市第五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获一等奖

[3]曾瑶:全国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习作指导录像课《我发现……》荣获一等奖

[4]杨杰:第八届全国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曾瑶:2006年全省小学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观摩课评比省级一等奖

[5]张蕾:2007年全国首届“阳光杯”作文教学论坛教学比赛获特等奖

[6]周玲军:《探索规律》在教育部北师大课程研究中心举办的赛课活动中获一等奖

[7]谭琪:《我的发明》获全国第二届新课程“本色作文导写”作文课堂教学竞赛国家级一等奖

[8]周利娅: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说课国家级二等奖

[9]史燕:《希望的种子》在全国首届“本色教育杯”义务教育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省级:

[10]周伟红:《森林旅店》在第二届湘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阅读教学观摩赛课一等奖

[11]胡冉:课件《帮帮残疾人》在2006年湖南省第二届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教书育人风采竞赛活动中获省级一等奖

[12]杨杰:湖南省小学英语“新课程、新课堂”教学观摩暨专家授评活动中获一等奖

[13]欧小忠:《食物链》在省教科院基教所举办的课堂竞赛中获一等奖

[14]廖珊璐:《多样的气候》在2008年湖南省第四届小学德育课程教师教书育人风采竞赛活动中获一等奖

[15]陈璐:省小数团体会员单位第六届教研活动中执教的教学片断《猜一猜》获一等奖

[16]刘娴、潘应彬:《海峡两岸盼统一》在湖南省2010年度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资源与教学设计竞赛中一等奖

课题获奖:(部分)

[1]《开展开放性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获长沙市第六届科研成果一等奖;湖南省创造教育课题组子课题评优一等奖;湖南省教育厅第一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2]《信息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研究》(湖南省教育厅【2007313)获湖南省教育信息化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长沙市第十一届“友谊教育科研奖”二级二等奖

[3]《小学语文学习反思性评价研究》获长沙市第十届“友谊教育科研奖”二级二等奖

(三)校本培训促进了学校的长足发展,建树了学校品牌

1.取得了系列荣誉
近年来,学校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科研兴校示范基地、全国创造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岗、湖南省优秀实习基地、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红领巾四星级学校、湖南省芙蓉标兵岗、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基地、长沙市示范化学校、长沙市科技示范学校先进单位、长沙市群体活动先进集体等。省市各媒体20多次报道学校科研课改、校本管理、德育活动、现代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情况。

2.形成了品牌特色

1)科技创新特色
我们在科技制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连续八年的智多星科技节活动给学生的科学小发明提供了舞台,学校的科技创新活动已经蔚然成风。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培训学生300余人次,制作出科技小作品60多项,共3000余件,已有6项获得国家专利。近几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省、市青少年科技活动大赛,学生科技方面的获奖达136人次,科技竞赛奖累计60多项,其中全国奖4项,省级奖8项,市级奖40多项。其中《低年级电子口算卡》在全国第2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成果一等奖,茅以升青少年科技奖,先导科技奖三项大奖。《小学语文生字归类复习系统》荣获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2)电脑制作特色

在章醇副校长的指导下,学生的电脑制作由学校走向全省,现在享誉全国。学生们的电脑绘画、电子报刊以主题新颖、设计独特、制作精美,赢得专家的好评。在连续五年的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9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省级一等奖16个,二等奖5个。学校连续五年获湖南省最佳组织奖。湖南省电化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3)艺体特色

学校篮球队、合唱团、器乐队、舞蹈队也成为了传统特色,各队组都有一流的训练教师,有固定的训练时间,保证了训练质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中,我校连续两届获得器乐一等奖和合唱二等奖;舞蹈节目获“小荷杯”全国少儿舞蹈比赛银奖。合唱团多次被邀请参与电视台的节目表演。在长沙市中小学生篮球比赛中我校获得男篮第一名1次,女篮第二名2次。

3.承办了学术年会

五年来,学校承办国家级年会2次;省、市级研讨会5次,举行教学展示活动9次,开展校际交流活动20多次。(其中与香港东华三院交流2次)

1)承办了“湖南一师二附小办学思想研讨会暨湖南省小学校长第六届学术年会”

这次大会以“研究湖南一师二附小的办学思想,推介和总结二附小的办学特色”为主题,开展关于办学思想的大讨论,以此创立湖南小学学校品牌,推进湖南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自全省各地400多名专家、学者及校长与会。年会以我校的办学思想研究为主题,弦歌百年的湖南一师二附小继承一师的光荣传统,倡导“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办学模式、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诸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会上余宪校长作了题为《发扬优良传统,创建和谐校园》的办学思想学术报告,汪春秀、章醇两位副校长分别作了题为《给师生一个张扬个性的支点》和《让学生在探索和创新中享受快乐》的特色经验介绍,均受到与会者的好评。《湖南日报》作了题为《还学生一个快乐成长的童年——小学校长年会推崇湖南一师二附小教学改革》,《科教新报》作了题为《飨教改盛宴 写育人华章——全省小学校长年会推介一师二附小经验》的专题报道;湖南都市新闻作了相关报道。

2)举办了“湖南——香港小学数学校本研训协作交流研讨会

承办了“湖南—香港2007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协作交流研讨会”。来自香港教统局的三位领导以及东华三院所属的16所小学的41名香港老师与我校教师互相交流两地校本教研的经验,进行了课堂教学观摩和互动点评。这次活动在湖南、香港产生了很大影响,增进了两地教育界相互间的认识与了解,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教视》《湖南日报》等4家媒体进行了相关专题报道。

3)承办了“长沙市青少年科技工作总结表彰暨科技示范学校经验交流会”

省市科协和市教育局领导及各示范校校长和教师等15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我校作为示范基地接受了现场观摩。这次会议在我校召开,有力地肯定了我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成绩,也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科技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4.接待了众多来访团体

开展“校本培训与教师角色转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以后,在一位专家型校长的引领下,使学校拥有一支求真务实的行政班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在省内外的威望更高,不仅接待了来自省内的大批学校校长及行政人员,而且接待了来自内蒙古赤峰市、北京、广东顺德、肇庆、东莞、江苏无锡、东北等省外的校长参观团,并作了“以校本培训促进教师成长”的主题经验介绍,总计5000余人。

五、改进与完善

通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我们觉得开展校本培训,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确实效果非常明显。该课题覆盖面广,囊括了学校所有的学科;每个教研组都参与课题研究。在课题组长的带动下,大家随堂听课、集体评议,反思教学都习以为常。对于各组的主题探讨或是校际交流都能各抒己见。这样,既提高了老师专业水平,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品质。

教师在教育教学等方面都能做有心人,养成了积累的习惯。平时教师善于发现问题,随时记录教学中的闪光点和自己的体会。但也还有不少的困惑:

1.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劳动,其劳动对象是人,劳动产品也是人。教师的工作难于有严格的时空界限,难于准确量化,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效益,怎样让每一个教师都能一切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名利,很难做到。

2.基于教师角色地位的指导性,角色目标的育人性,角色任务的复杂性,角色形象的示范性,社会对教师比其他行业、比一般社会成员有更高的要求。怎样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对教师实施有效的评价,促进教师健康成长?这是还有待继续研究的课题。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十分必要,然而,现代教育个性鲜明的教师尤为重要。怎样培养有创新精神、有鲜明个性的教师,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4.减轻教师负担,关心教师自身发展,留住优秀人才,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已成为社会共识,而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几乎无人关注。现在,中小学教师所承受的工作和精神上的压力,是其他行业人员所难以理解的。要有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保障教师自身的继续教育的时间和经费。如调整师生编制比例时,是否可以考虑教师脱产学习的因素。


    本文网址:http://www.wzdh123.cn/show.asp?id=1601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