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校本课程 > 正文

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作者: 来源: 日期:2018/8/9 17:32:06 人气:47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是新课改实施、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W生个性化成长的必然需求。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打造信息化的学习平台,建立起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进行项目式学习,形成多元评价,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通过数字化学习和创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校本化;项目式学习;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12-0046-03 
  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各地区学校建设经费的投入不尽相同,学校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县镇教师自然羡慕别人的硬件设备,但仔细想想,是不是购买一批最先进的高级设备就可以了呢?其实不然,一段时间后可能设备还没有充分利用就被淘汰了,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因此,根据自身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实现教学相长的发展,才是我们的发展之路。 
  南通市数字化校园建设逐步开展。海安县基本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传统的黑板已经被电子白板悄然取代。学校教育教学逐步信息化,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已落地生根。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方法、手段、模式不断革新与创新。多年信息化教学实践证明,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延伸和补充。我们尝试将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利用现有资源打造信息化的学习平台,方便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现将自己的理念和做法与大家共享。 
  建立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稿)》中明确:“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可以选择和重组,需要老师对教材进行研究和提升。各类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师生的状况进行课程体系建设。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让学生适应未来发展,就必须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我们在实施课程时,结合本校的实际状况,重新设置课程,使其更具学校特色。 
  1. 结合课程特点 
  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沟通展示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反思创新能力,并且可以探索进行STEAM教育理念的课程。基于这样的课程理念,我们学校开设了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信息技术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江苏地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必修模块内容,大多已经在初中阶段完成,我们就没有必要按部就班。我们可以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大框架下,建立新的研究项目。比如围绕编程和动手能力,建立机器人项目学习;围绕图像处理,开设创意图形设计项目;围绕网络部分内容,进行网页设计项目学习;围绕视频学习,开展动漫制作项目校本课程等。同时,开展跨学科融合学习,进行情境性、设计性等的实践探索,让课程之间进一步互相联系,共同构成学生个性化成长体系。所有学生在参加必修模块部分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选修模块,开展研究性的学习,同时在课外参与社区、学校活动。这些课程的实施,促使学生利用技术来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 
  2. 结合学校特点 
  文化与课程相融合是课程校本化的又一亮点,这些文化包括校园文化、地方文化等。学校文化是学校多年的积淀,需要不断丰富和传承。我校是江苏省法治教育课程基地,学校结合此特色开展法治体验式教育。除了建立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景点、法治长廊、法治阅览室、法治图书角这些实体外,学校还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了法治云教室、海安县青少年法治教育网、法治实中微信公众号、法治天地博客等,配合开展校本课程,让这样的特色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渗透到学校的每个角落。让学生从身边感悟法治,也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才能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学校将生活中的法治素材适当数字化,在网站资源中不断丰富,通过微信公众号的不断推出,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为了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平台,我们的授课模式由教师讲授演示、学生模仿操作,逐渐发展成为小组合作的组织模式,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学校的资源平台、云教室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教师在线的及时指导,让学生的选择学习成为可能。 
  以机器人学习为例,这是一门典型的信息技术提升课程,以操作技能学习为主,主要采用项目式学习,并围绕法律法规展开,设计交通安全机器人。从开课至今,学生的每周课程都在网站上清晰可见,每周的项目解决也在网站上展示。学生需要提前预习、课上学习、提交作业和分享每次学习所得。教师每周有微课视频、丰富的资源等下发,并且有学生活动图片、视频等,对学生的反思可以互评,教师点评。这些评分和评语、师生的交流反馈均在线进行,学生学习得到了量化和全方位的考评。这种模式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率,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 构建网络资源共享模式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我们给学生提供多样、系统的平台资源。学校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建立数字化的资源平台。教师以“电子导学案”“导学单”“活动单”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极大地推动了学习方式变革。学生学习从原来的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学校通过构建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内外学习场所。一些在课外完成的活动,比如调查采访、资料查询等,可以通过网络在空余时间学习。当然还可以展开线上讨论、线上交流等模式,让学生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2. 创设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 
  学校力求基于项目式学习环境。“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现在的课堂实现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全新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选修网络模块时,让学生参与学校资源平台建设,以及公众号消息推送等项目。学生自己拍摄、选择、美化图片,完成文字创作、视频拍摄剪辑等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不仅学习了更多的法律法规,也让信息技术课程融合于其中。在创意机器人学习中,学生自己找寻与机器人相关的材料,设计程序,在真实情境中互助合作。学生们在项目中表现出高度的探索精神和认真的科学态度,不断研究探索。每学期都有大量学生进入该学习领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表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目前,学生们不仅获得了一些奖项,更重要的是收获了知识。他们一遍遍地改进创意,细心完成演说稿,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信息素养会让学生受益终生。   3. 不断强化创新与实践的模式 
  新时代要求万众创业、全民创新,创客教育如火如荼。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打造创造性思维的好时机,因此让学生成为创新和实践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时代对教育的需求。学校要结合实际,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场馆、资源和指导。在机器人校本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提供部分素材,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创意。学生从交通安全方面考虑,设计安全创意项目智能交通机器人,对路口的过往车辆进行测试,进行红绿灯的切换。教师只给学生提供了机器人、传感器等部分器材。学生思考交流,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从身边寻找辅助材料。有了思路后,学生将程序写入控制板,一点点调试完成项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对目前的红绿灯进行改造,提升它的智能化,从而更加节能环保,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 
  4. 形成多元评价机制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评价实践对教学有很大的影响。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业质量标准更是要建立学生学习、教学实践和评价之间的联系。”我们培养的学生需要从“传统的学生学习”向着“为了发展21世纪能力而强化学生学习”的方向转变。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评价要实现多元化,必须围绕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展开。现在的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是传统评价方式的发展。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在使用信息、分享和创造信息、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为了构建学校的评价机制,我们结合必修和选修模块的学分来进行认定。首先让学生明确学分获得的要求,并按要求完成相关模块的选择和学习,各个模块的评价依据采取多种形式。比如项目式学习,是在项目完成后进行项目考核;对必修模块的考核采用线上考试以及线下作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些评价方式,让学生素养可以全方位提升。 
  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生个性化成长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化引领。每位教师术业有专攻,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同事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对学生各类课程指导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校每年组织教师培训,培养专业思维,专家引领成长。 
  1. 团队共同进步 
  积极开展主备课活动,采用师徒结对等形式,共同进步。新教师指定师傅,向师傅学习。同组教师轮流进行主讲,相互点评,提升二次备课实效。同项目组开展教学研究。团队方式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向着成熟型、专家型发展,合作在课题研究、论文等方面收获了一批批硕果。 
  2. 为在职进修提供便利 
  激励教师学历提升。确立学历提升对象,督促其完成学业,期间的费用由学校报销。教研组也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在课时调整和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提升了指导学生研究的水平,保证校本课程能够顺应形势发展。 
  3. �W校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平台,为学生成长提供舞台 
  信息技术教研组的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可以开设选修课目,以校本、社团等形式开展项目活动。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结合学校作为省法治课程基地的特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课程,通过这样的智慧教育,给学生一个成长舞台。 
  打造有特色的法治学校 
  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校本数字化学习和创新,健全人格,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养成自觉守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实践突破性融合与提升,弘扬了学生个性。衍生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融合等方式的综合性改革,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力和核心素养的全面形成和发展,也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课程教学环境。有了信息技术助力,可以彰显法治教育的有力、有形、有趣和有效,推进了依法建校的进程,形成了本校的法治特色。 
  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要把最新的理论和技术传授给学生,同时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学科提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技术责任”,这四个基本学科素养将会促进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我们必须基于这样的学科素养,围绕学科理念,校本化信息技术课程,形成自己的学校特色,培养学生信息社会的责任,展示个性风采,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实验中学)

    本文网址:http://www.wzdh123.cn/show.asp?id=848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