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校本课程 > 正文

信息技术条件下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策略

作者: 来源: 日期:2018/8/9 9:07:41 人气:19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不仅是课程改革一个新的亮点,对过去封闭的课程体系一个有力的挑战,而且充分调动了学校在课程建设和管理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学校的“特色化’教育,凸现了教育的“人文性”特点。如何开发校本课程,《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由此可见,校本课程应体现地方特色和学校的办学优势,讲求实效,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实现“课程育人”的教育目标。因此,开发特色鲜明别的校本课程,不仅是落实新课改精神的需要,也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需要。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改总体目标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一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因此,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是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思想。‘中国文化经典诵读’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导下、在与国家课程的培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开展的。根据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需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在遵循基础课程改革的精神、完成义务教育所规定科目学习任务的同时进行中国文化经典诵读,目的是让孩子们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尽早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加强语言积累,扩大识字量,开发智慧,受到文化熏陶,增加文化底蕴,引导学生完善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 
  校本课程的实施,首先要解决的是校本课程的建设问题。即开发内容充实、特色鲜明、适合学生阅读和内化的教材体系。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遇到以下问题: 
  (1)教师的精力及空余时间的局限性和课程内容广泛性之间的矛盾。校本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在课题实验伊始,我校就把校本课程的建设当作一项重要工作,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把校本教材的开发任务分给了实验教师。可过了一段时间,大部分教师并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平时的任务重。备课、上课、班级管理,已经耗费了他们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要到图书室搜集合适的内容资料,时间就非常有限;二是我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经典的内容很多,《论语》、《老子》、《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增广贤文》等,包罗万象,要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学生阅读的内容,并非一件易事。 
  (2)学生学习空间的有限性和主动学习之间的矛盾。由于条件的限制,我校的校本教材一开始就显得单薄,缺少生机与活力。一是所选的内容非常单一,就是一部分唐宋诗词。除了标题、作者和诗句外,什么作者的简介、难词的注释、诗句的赏析等都没有,而且为了学生好带。一张纸印15首诗,非常呆板;二是校本课程的教学就是教师先领读,帮助学生扫除生字障碍后学生自己去背。由子缺少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学生就失去了主动探究的空间。留下的只有机械的记忆,枯燥乏味,这就与开设校本课程的初衷相去甚远。 
  (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矛盾。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而问题是,国家课程是指令性的,学校在课程计划的安排上,首先要保证国家课程的实施,加上地方课程的“搭配”,一周的课程安排的满满当当。由子这些课程要“统考’,作为家长也十分关注,学校不得随意删减。这样,校本课程就处千一个在学生完成国家课程以后的边缘“挤”时间的境地。学生除了在教师挤出的有限时间接触校本课程外,其余时间很难顾及。国家的课程要保证,因此,校本课程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就被沦为尴尬的境地。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讨论和反思,结合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优势,确定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校本课程建设的新思路。 
  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与强大功能,使得信息技术成为校本课程与生俱来的亲密伙伴。信息技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首先,信息技术领域可以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探究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校本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其次,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可以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校本课程的时空范围、提升校本课程的实施水平;再次,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可以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景和问题情景,同时可以作为校本课程不断补充和完善的新型载体。 
  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的各个过程都需要大量的资料;当然,所需资料可以来自于书本、报刊、杂志、博物馆等,也可以来自光盘。但网上资源是校本课程建设和学习的重要源泉,尤其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更是丰富,目前国内的门产网站、网络积件、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网络资源库等非常多,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源来建设校本课程,应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至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载体能比网络更加方便、迅捷,比网络更加易于保存和修改。无疑,网络是最有可能替代纸质的一个呈现载体。我校校本课程由于是一线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开发而成,因而需要一个不断修改、不断车富、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认为网络将更适用子它。我们将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应用信息技术建设一个动态的、生成的、开放的新型载体。它应该是一个能不断完善、不断补充的载体,它更应该是一个由教师、学生、家长甚至社区共同开发的系统。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观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许可以在网络和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有效的解决。实现网络和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课程更好地开发和应用,是我们研究的目标;怎样实现网络和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是我们研究的内容,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提高校本课程的学习质量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二、信息技术条件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思路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其动态生成的广度、深度和适度会日趋完善。在我们确定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工具后,就确立了一个基本的思路:利用网络搜集和筛选和校本课程有关的资源,为校本课程的建设作好“物质”准备;利用网络编写“电子书’,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开放性原则。一是校本课程建设除了教师搜集整理资源外,还可以让家长和学生广泛参与,利用BBs、邮箱等形式。把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资料提供给学校,丰富校本教材的内容;二是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较灵活,时空也较广阔,不拘泥于系统完整和一定的程式,是以活动作为载体的学生自我体验和实践为建构的教学形式。因此,课程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2)适度性原则。网络上有关中国文化经典的内容很 多,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有选择的进行筛选。对教师和家长、学生提供的资源,要进行分析,组织教师进行讨论,使选择的内容,既有助于学生道德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又难易适度,让学生乐于接受。如一年级适合读《三字经》,二年级学生适合读《弟子规》,而《论语》则适合五、六年级读。 
  (3)自主性原则。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因此,校本课程的学习也应适应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校本课程建设,要把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当作主要标准。从内容到形式,让学生易于阅读,易于查找资料,易于解决问题,同时,不受时空和其他因素的干扰。 
  按照这样的思路和原则,校本课程建设的渠道通畅了。一是教师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通过网络的搜寻。获得的信息量成倍增加,加上家长、学生提供的资料,可以说资料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为建设实用、新颖、活泼的校本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在搜集资料的同时拓宽了视野,开阔了思路。互联网上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多,各个网站介绍的角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且呈现的形式也各异,这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重新审视前面编写的校本课程。我们找到了弊端所在,根据新的思考,重新调整了内容结构和编排体系,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校本课程框架初步形成。 
   
  三、信息技术条件下校本课程建设的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这实际上是要求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一种正向的文化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文化审美情趣是和文化品位相联系的,有什么样的文化品位就会有什么样的审美情趣。要达到这一要求,除了语文课的教育外,开设中国文化经典诵读,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阅读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和文化熏陶,同时积累优美的语言。因此,信息技术条件下校本课程的建设就要围绕这一宗旨来进行。 
   
  (一)资料的整理 
  以校园网为平台的校本课程建设,首要的是课程资源的整理。我们主要做法是: 
  (1)分类。就是对所有的资源根据内容来进行分类。把所有搜集的资源集中起来,由负责人和几位骨干教师按不同内容分类整理。如:古诗类(唐诗、宋诗、宋词、元曲、毛泽东诗词等)、古文类(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诗经、论语、大学、中庸等)、诗歌赏析类、人物介绍类、成语类、名言警句类等,每一类一位教师负责,查校文字的错对,熟悉其中的内容。 
  (2)筛选。这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一项关键工作,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认知规律,我们把所有的内容先从整体上进行了选择,即哪些内容适合小学生阅读,哪些内容不适合小学生阅读。在适合阅读的内容中,又根据难易程度,分成六个不同的等级,一个年级对应一个等级。 
  (3)定形。�热萑范ㄒ院螅�在校园网中怎样呈现,既要突现教材的本质特征,又要体现网络的特点,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我们主要考虑了两个因素:一是教材的呈现形式,即每个年级的教材中都具体包含哪些内容,以怎样的体例编排;二是每一项具体内容以怎样的形式呈现。 
   
  (二)教材的编排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要实现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就必须有好的教材做保证。以校园网为平台所编排的教材是一部“电子书”,它运用的是多媒体技术。根据教材的要求,必须包括课本和参考资料两部分内容。而课本的编排要简约,参考资料的编排要厚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1)电子课本的编排。每个年级每学期一册,每册中有16课,每课中包含“成语天地”(成语5-8条)、“难忘的名言警句”(名言3条)、“我爱古诗词”(一首古诗或一首词)、“古文诵读”(一段古文)。课后有“读读做做”,提出一些基本要求,低年级以“背诵本课的�热荨薄�“选择2个成语各说一句话“等为主;而高年级的要求稍高一些,如在元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入在天涯。”课后,就提出了‘背诵这首元曲;曲中写了哪些景物?试着把曲中的内容画下来’等要求。在每课最后,还有评价的要求。在具体的制作上,每册的课文都有目录,点击课题就会进入相应的课文页面。在课文页面,除了具体的课文内容外,还配有插图、配乐朗读导航按钮,学生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听配乐范读。 
  (2)参考资料的编排。编排参考资料的目的是为了辅助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适应不同层次学生阅读的需要。参考资料编排的主要内容有:“名人面对面”(所有课本中涉及的古代名人的简介)、“古诗词全解’(课本中出现的全部古诗词及难词、难句的注释。诗句的赏析及意思的翻译)、“古文大观”(因古文是分段在每课中出现的,这里以完整的形式出现全部古文,并在文后有“温馨提示”,指导学生阅读)、“成语长廊”(以分类的形式呈现适合小学生的成语)、”学海无涯(收集了《诗经》(大学》《中庸》《老子)、《声律启蒙》及常用歇后语等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阅读)。在具体的制作上,每个内容自成一个栏目,学生点击相应的栏目名称,就会出现相关�热莸慕缑妗H缪�生学习古诗《芙蓉楼送辛渐》,想详细了解诗的意思和意境,只要点击’古诗词全解’,进入到古诗目录,点击《芙蓉楼送辛渐》,就会弹出以下窗口: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山。 
  (4)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解说] 
  一夜寒雨过后,诗人在芙蓉楼与友人话别,这时只有晨光映照着远处的山峦。他嘱咐朋友。如果远方的亲友间起我,请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传达给他们。 
  [赏析] 
  这首诗不像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努力抒发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是着重讲述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当时。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正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但诗的重点却在后两句。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也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朋友。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深深思念着 自己。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学生借助以上内容,就可以把这首古诗理解得比较深刻,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每个栏目的资源,都按课本的顺序或笔画顺序排列,便于学生查找。 
   
  四、信息技术条件下校本课程的教学策略 
   
  研究校本课程的教学,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从校本课程自身而言,它虽然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编写的,但其授课时间的局限性、学习空间的有限性和内容的单一性,必然对其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把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有机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是我校课题实验研究的重点。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校本课程的学习方式 
  我校的校本课程每周安排一个课时,由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加之每课的内容较多,有成语的理解、名言警句的赏析、古诗、古文的诵读,学生不可能――理解。我们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了以下学习方式: 
  1 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教材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的教学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 
  2 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等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3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4 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入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二)借助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校本课程的学习,其定位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学校和教师不可能占用校内大量的时间,去实施校本课程的教学。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确定的指导思想是:“课内诵读。不求甚解;课外背诵,网上求解”。就是课内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字。读准音,读出节奏和感情。对意思和疑难问题不作过多的讲解;把背诵的任务安排在课外。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到我校专题学习网站里找答案。 
  (1)充分利用信息的丰富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可以突破日寸空的限制,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指向寻获满意的信息,接受多数量、多元化的教育。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对电脑的兴趣不同,知识水平的不同,上网查询的资料不同,所获取的信息不同,利用网络作用所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就不相同。学生可以充分自主地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造机会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象古诗、古文中疑难问题的解释,作者的介绍,诗句的意思等,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在学习网站和相关的网页中找到答案。学生的年龄不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其学习的�热莺筒愦我不岵煌�,体现了个性化的学习特点。 , 
  (2)充分利用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培养学生进行交互、合作、探究学习。网络环境为基础的学习活动,具有十分鲜明的‘交互式”特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处于与计算机和网络的“人机对话”状态,学生把从老师和教材上得到的指导性语言,变成自己对计算机的一种操作。计算机立即给予验证和响应,反馈迅速及日寸。学生的某种设计和构想,通过对计算机的操作。立即将成果作品显现出来,学生的每一点“有计划的信息提高’。如学生通过论坛、博客、QQ等形式,相互交流学习效果,互相研究答案。尤其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利用网络搜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古诗文中有许多问题学生在课堂中不可能得到答案,只有借助网站才能进一步学习。因而知道网络的作用,信息素养才会进一步增强,这正是因为校本教材本身的特质才得以实现的。, 
  (3)加强学习效果的评价。评价是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我们既注重了课堂的即时评价,又抓好每学期的终结性评价。评价的方式有两个方面:一是认真完成每册教材后面的’自我评价’,反映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在评价内容的设计上,是以开放的题目为主,如“本学期我记住了_____条成语和_____条名言,会背诵_____首古诗,其中_____这首诗给我流下的印象最深刻,具体内容是_____。”也可以设计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题目,如“在下面诗句的空中填上花的名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_____;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_____别样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_____始盛开;人闲_____落,夜静春山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开。”学生完成后。可以自我评价,冢长评价,也可以交给教师,由教师进行评价。二是发放问卷调查,主要是从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情况,如自主学习的时间、内容、频率,增长了那些知识,利用网络的能力是否提高等;班主任还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方面做一个比较性的评价,看学生是否进步了。 
  当然,利用网络环境评价,也是我校采用的一种评价方式。它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的频率就增加了,不仅以多种形式进行终结性评价,而且增加了形成性评价的可能。学生借助网络。可以随口寸向家长、教师展示自己的学习结果,也可以随时反映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尤其是终结性评价,我们把评价的具体内容都放在了网上。和纸笔评价不同是,网上的评价是开放的,学生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反复的修改,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为止,这样,更加体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人格,激发学生有成就感的心理。 
   
  五、体会和思考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校本课程建设,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处于探索阶段。但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有了以下的体会和思考: 
  (1)校本建设的主体不仅是教师,还有学生和家长。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校本课程,丰富了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是提高校本课程质量的有效途径。 
  (2)校本课程不仅是一本教材,而是一个资源平台。课程的实施不应单纯依靠课堂的讲授,而应扩大课外学习的空间。建立一个没有围墙的学习课堂,只有网络能够提供这个条件。 
  (3)校本课程学习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给学生带来的学习领域是广泛的,对主动探究精神的培养,意义是深远的。 
  (4)我校校本课程的序列已经形成,学生在六年的日寸间内,可以积累成语720条左右,诵读名言警句200条左右,背诵古诗词180首,阅读古文24篇左右,这些量是否合适。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优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更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的教学,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将是我们下一阶段主要研究的问题。 

    本文网址:http://www.wzdh123.cn/show.asp?id=790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