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网络教研 > 正文

论新课标导向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

作者: 来源: 日期:2019/7/9 16:23:24 人气:20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论新课标导向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

江苏高邮中学(225600) 郭 燕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如何通过创新我们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不可回避的问题。信息技术课程作为高中阶段开设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实现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如何在新课标的导向下,创新我们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做以下总结与探讨。

一、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用在今天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可见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远比直接对其灌输知识要更有意义。事实上,教师的知识量都是有限的,如果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将使学生终身受益,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然而,笔者在教学中观察到,现实里“满堂灌”的教育现象仍然存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往往难以表达自己的见解,难以去主动学习。这种教学行为的长期结果,必将导致我们培养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但是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正因为学生始终是在“接受”新知识,而缺乏“探索”新知识的精神,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而缺乏创新能力的原因。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位,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那么在“创新教学”的模式中,我们该如何进行实践?笔者的总结是:通过创设情境,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互相协作,然后进行课堂小结。比如在主体为“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的课堂教学中,我设置了以下相关问题,“你有上网搜索过信息吗?”“你知道常用的搜索引擎有哪些?”在学生的回答中,我及时小结,列出常见的搜索引擎“谷歌”“百度”“搜狗”等。然后问:“假如你想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会用什么词去搜索?”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进行实践,并请一些小组的代表上台进行演示。结果表明,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有的是用“天气预报”“扬州天气”“明天天气”“天气”“气象台”等词搜索。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对这一问题进行总结,并导入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二、遵循因材施教的原理,实施分层教学

在新课标的阐述中,包含着因材施教的思想。事实上,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初中阶段的学习环境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同一课程标准面对不同教学对象”的问题,这是广大教师一直探索的课题。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我尝试用分层教学法来解决上述问题,也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首先,应准确理解分层教学的内涵。所谓分层教学,应用到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设置不同的问题,在上机课中,让学生进行分组,让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同学。其次,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每个阶段应进行一次测试,有些学生取得进步后,应提拔为组长,这样,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就会得到加强。

三、提升教学行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同一个知识点,不同教师的讲解,效果往往差异很大。活泼、生动的课既能让学生融入快乐的学习中,又能使其高度集中注意力,降低知识的学习难度;相反,一节枯燥无味的课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应充分摆脱讲课,改变只是对学生传授知识的传统理念。

比如,在讲授wor d文档中插入图片的内容时,我首先准备好一张漂亮的画报,先让学生在视觉上体会wor d排版的魅力,然后让学生尝试想象在哪些位置合理插入图片,会使整个页面的设计看上去更科学更漂亮,最后再讲解相关的操作步骤。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同时其对美的欣赏能力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导向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创新,给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课题。教师只有深刻领悟新课标的要求,革新自己的思想,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行为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教学创新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只有勇于尝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完善教学,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叶丽华.对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反思与对策[J].教育革新,2007(11).

[2]薛务鹏.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5).


    本文网址:http://www.wzdh123.cn/show.asp?id=1776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