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网络教研 > 正文

江苏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实施调研

作者: 来源: 日期:2019/7/9 16:22:57 人气:29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江苏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实施调研

张琪 江苏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摘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从发布迄今已十年有余,各地在经费投入、教学水平、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理念、操作规范等方面与新课标规定仍存在一定落差。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法,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课程建设、学生课程意识4个维度对江苏地区新课标实施的现状进行了调研,以期为深入、有效推进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新课标;调查;教学改革

● 研究路径

新课标精神的教学核心是培养信息素养与发展技术能力,而不是对某一具体工具操作的训练。[1]本次问卷以江苏省内学校为样本,旨在获得教师专业水平、课程实施与建设能力以及师生对课程认识、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本次调研包括无锡天一中学、盐城中学、徐州第一中学、常州市第一中学、徐州高级中学、徐州第二中学、徐州第五中学、杭州第二中学共计8所学校。其中完中6所、高级中学2所;四星级学校4所、3星级学校4所。发放教师问卷40份,有效问卷30份,问卷有效率75%;共发放学生问卷381份,有效问卷303份,问卷有效率79.5%,采用Excel统计分析。

● 研究结果

1.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决定课程实施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的教龄、专业、学历等都是影响其专业发展的基础因素。

(1)性别、年龄与教龄

信息技术男教师19人(63%),女教师11人(37%),男女比几近相差一倍。年龄分布以30至40岁之间居多(43%),其次为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27%)与40至50岁之间教师(23%),50岁以上教师较少(7%)。教龄在6至10年的教师(40%)最多,不超过5年(23%)和11至15年的(20%)大致相当,15年以上教龄的较少(17%),相对其他学科而言,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明显年轻化。

(2)专业、学历与职称

所学专业大都集中在教育技术专业(47%)和计算机专业(30%),可见,近八成左右教师是技术相关专业出身。本科及以上学历(77%)占绝大多数,大专(13%)及大专以下学历教师(10%)较少。中教一级的超过半数(57%),其次为中教二级(30%)与中教高级(13%),考虑到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年轻化,职称比例分布尚且合理。

(3)自我认识

新课标实施以来,教学环境发生了显著改变,教师责任感普遍提高且知识更新迫切,对教学目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70%)、对教学资源开发方面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60%)与亟需针对性培训及知识体系也更新了(57%)。对于后者,教师最迫切需要掌握的依次是信息技术课程开发能力(50%)、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能力(33%)与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知识(17%)。

2.教师对课程的理解

(1)信息技术的定位

教师对信息技术作用的认识依次是应用技术和方法的能力(51%)、掌握常用软硬件的操作和使用(41%)、辅助教学改善学生学习条件(40%)、创设全方位的信息生态环境(31%)和助力终身学习(19%)。

(2)课程发展的影响因素

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最大困难依次为新课标内容比较空泛难以把握(37%)与政策、环境设备跟不(27%),其次不知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23%),小部分教师(13%)不熟悉如何整合课程资源。

(3)资源整合与利用

3成左右(33%)教师在备课时仅依赖学校现有和手头的资源,半数左右(53%)可充分挖掘与整合相关资源教学,只有小部分教师(14%)已经或正在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3.课程建设

(1)教材难度及模块

在“教材是否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题项选择中,按照匹配程度依次是较好(43%)、很好(23%)、一般(17%)和较差(17%),在“教材模块是否适合学生学习”的选择中,按照匹配程度依次是较好(53%)、一般(17%)、很好(13%)和较差(17%)。对于教材列举的5个选修模块,除了“算法与程序设计”(2所学校开设)和“网络技术应用”(6所学校开设)外,其他3个模块均未有学校开设。

(2)教学方法

教师们会根据课程内容灵活使用一种或数种教学方法,依次是“讲授式”(60%)、“任务驱动式”(50%)、“主题探究式”(40%)、支架式(43%)、“教练式”(27%)和抛锚式(17%)。个别访谈让人振奋,教师们对教学过程中“对话”与“协作”的认识、教学设计的流程、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学习理论的概念均有了解。

(3)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明显多样化,4成教师(43%)采用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式为“上机”/“闭卷+平时分折合”,其中平时分包括考勤、随堂考与回答问题等,其次为闭卷考试(27%)、上机操作评定(23%)与开卷考试(7%)。此次调研未发现教师采用课前诊断性评价与档案袋作品评价。

4.学生课程意识

(1)课程认可度

半数左右的学生(54%)认为课程学习比较重要,认为课程非常重要的(22%)与没有太多意义的(24%)大致相当。4成学生(42%)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对其他课程学习没有什么帮助,3成学生(31%)认为一定有帮助,认为很有帮助(12%)和无任何帮助(15%)的比例相当。综合来看,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至今仍难在学生中形成共识。

(2)教材存在问题

超过半数学生(63%)认为信息技术教材脱离实际,其次是教材内容枯燥(41%)、内容陈旧(40%)、案例不生动(38%)和配套资源匮乏(29%)。与先前对教师的访谈对比可看出,教师对教材的认可度高于学生。

(3)课程兴趣

关于课程内容,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动画制作(33%),其次是图文编辑处理(27%)、多媒体应用(23%)、数据库(21%)、网站设计(19%)与算法程序(11%)。很多学生对机器人、人工智能、平板趣悦游戏、3D打印、可穿戴技术等具有浓厚的兴趣。可见,计算机已经深入到高中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对新事物有强烈的追随及了解意识。

● 总结与思考

1.课程指向模糊,树立“人文环境”观已是当务之急

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是新课标的核心指向,应将其作为红线贯穿教学设计、课程教授、内容设计与评价始终。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还停留在媒体观与课件辅助的教学观,距离新课标规定的“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等核心培养目标还有较大距离。教师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首要是从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全新教育理念。[2]要着力树立超越学科本身的“大教育观”,善于在教学中合理地发掘和彰显其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从学校层面,需引入对学校领导、教务处、教研组长的长效培训机制,遴选学科带头人、引进高校专家教授进学校,强调利用各种条件创设多样化的信息环境,以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从而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习者主动投入其中、培养情感与价值观、提高生命质量的学习环境。[3]并最终使信息技术成为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终身受益的课程。

2.教材与学生需求存在较大落差,应强化融合性与前瞻性

从调研上看,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偏多,探究与启发性的开放性案例不够;活动中的案例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生活联系不密切。这导致学生开始对信息技术课程抱有极强烈的兴趣,但随着课程的推进,现实的失衡使之产生倦怠,导致课程不能持久维系学习者动机。探寻信息技术教材与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一个值得关注实践的课题。[4]诸多学生对网站与动画制作、搜索引擎以及智能技术等存有浓厚兴趣,但教材少有展开,仅有的部分内容既跟不上技术的发展也鲜有对应可操作性的实验。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相比,信息技术教材的更新不能反映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今后撰写应加强新技术的前瞻性应用介绍、与生活的融合度以及提升案例的可用性与典型性,配套资源应紧密围绕研究性学习、综合学习、个性化学习展开,增加支持文档、操作指导、内容检索功能。

3.教学方法流于形式,需积极“借智”深入开展教研活动

课堂教学的问题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注重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却忽视了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二是注重了课堂教学组织的热闹却又疏于有效引导;三是任务设计的有故事、有情境却脱离了教学目标。在教育信息化达到“深度整合”、“人人通”与“智慧教育”的今天,这些现状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交流研讨尚在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有规律的深入的教研活动。现行教材中并没有对整个课程和各个专题模块的教与学方式与考核评价方法提出中肯的建议,教师们只能各自摸索。教师常用的“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都是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与策略,但教师深入把握不够。尽管也让学生自主学习或探究,但大多是形式多于内容,学生根本就没有主动权[5] ,导致分组与协作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引发学生的探究和碰撞,协作和交流也未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困”进而引起认知结构的变化。鉴于此,各学校应大力推进“借智”,聘请专家根据学校层次和办学特色为科研和教学工作把脉建模,学科教师定期进行教研活动,精炼问题铺垫的开放型和启发性案例并为学生提供抛锚型综合任务,使师生双方作为真实的个体倾注到课堂过程与积极的对话中,使之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吸引,使课堂成为“一门顿悟的艺术,成为一种生成。”[6]

4.教师专业化程度不足,“非零起点”并不合乎实情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新标准中,有一个亮点就是教学起点从“零起点”向“非零起点”的转变。“非零起点”的提出目的是避免发生学科知识学习的低水平重复,但是由于对新课标“非零起点”的过度理解或者说一定意义上的曲解,造成了教材编写者忽视了相当一部分教材受众对“零起点”知识的需要,使新教材在某种程度上成了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缺乏基础性的知识作为其奠基物的存在。调研发现极少有教师能够全面把握并落实新课标体现的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与关注学习者能力等问题。对于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而言,除了平时完成课堂教学外,还要维护学校网站的建设、维护机房、协助其他科目教师制作课件等“勤杂工”式服务。加之中国地区差异较大,义务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缺乏一定的规范和统一的标准,如果实施“非零起点”的思想,是否会将这种差异聚变为一道“鸿沟”?结合此次调研评价中反映的问题,笔者认为今后应加强课前诊断性评价和课堂过程性评价,可考虑将“半成品”评价与任务解决过程中的评价相结合,及时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同时,教学也应考虑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基础薄弱”的学生,过程性评价做到有理、有据、有情。

参考文献:

[1]胡秀琴.走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管志毅,田汉族.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初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4):22-24.

[3]张琪,陈琳.我国基础教育网络教育资源现状研究与归因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1(4):77-81.

[4]张群.生活教育视野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必修模块的教材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

[5]钟永江.信息技术环境下好课的标准[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38-49.

[6]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应用现状及教学有效性研究”(编号:2011SJD880067)、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学习型社会视野下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构建与深度应用研究”(编号:C-b20110102)阶段研究成果。


    本文网址:http://www.wzdh123.cn/show.asp?id=1775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