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 结题报告 > 正文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作者: 来源: 日期:2018/4/2 20:04:55 人气:82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13186163369

课题名称

微课辅助与高效课堂

负责人

焦宇

所在单位

陕西省西安中学

结题报告

关键词

微课 高效 教学

结题

报告

摘要

 

伴随着“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教学改革项目的开展,在当下“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大行其道的“微时代”,由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的微课应运而生。本课题通过文献调研、课堂实践、调查访谈、合作交流等方法,探索了如何将微课这一新生事物应用于辅助高效课堂,挖掘了微课的多种形式和价值,汲取了专家、师生的意见与反馈。本文对中小学教师设计并制作微课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近两年,各种微课大赛和培训活动此起彼伏,微课热让我们不得不对传统教学资源进行反思。传统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习题等,这些资源以整节课或单元为组织单位,重点从辅助教师“教”的角度设计与制作,多是理想化设计、不够生动,较难反映出教学时的真实状况。再如课堂录像,可以满足前述资源类型的需要,但因其成本高、时间长、文件容量大,使用不方便。

微课是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技能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例题、活动、过程、实验等)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一种短小精悍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教学视频。不难发现,微课的“时间短”、“内容广”、“容量小”、“目标明确”等核心特征,解决了传统教学资源的不足,不仅是一种新资源类型,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时代在变,我们要做趋势的朋友,如何很好的开发、利用微课资源,做到与时俱进?这是作为新时代的一线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因为它在促进教师自我提升,提高数学课堂40分钟的效率,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本课题聚焦于“微课辅助与高效课堂”,希望在学习、实践、交流、反思的基础上,探索出微课之于课堂教学的价值。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2004年起,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工作之余开始把有些知识点做成10分钟之内的辅导视频供亲友、网友学习,2009后全身心投入逐渐建成“可汗学院”。现在在美国某些学校已经采用回家不做功课,看可汗学院视频代替上课,上学时则是做练习,再由老师或已经懂得的同学去教导其他同学不懂的地方这样的教学模式。

正如可汗学院在国外如火如荼的态势,国内外很多文章和研究也表明微课资源不仅可以服务和提升教师的“教”,更能促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也是当前构成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背景下社会每个公民进行个性化、自主性学习的有效资源[1]。微课无与伦比的优势,也正是启发我们研究和实践的依据与动力。

我们希望通过探索和实践,在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下,借助微课高效辅助实际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相信,慢慢来,只要在不断应用实践中,微课这一新生事物本身会不断演化和完善。

 

三、研究的过程与成果

 

(一)微课初体验

在课题的最初阶段,我们广泛学习微课相关理论,做了大量文献调研,并观看、思考了网上很多的微课案例,明白了微课的设计制作理念: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自己的学习完全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于是,我们开始打算体验做几节不同类型的微课。

1、知识生成型:杨林老师在认真分析教材后设计制作了《微课: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在本微课的讲授中,只有一条线索——面面平行如何判定,在这一条线索上他突出重点内容,着重进行主干知识——判定定理的讲解与剖析,语言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在有限的5分钟内圆满完成本知识点的生成及应用任务,并注重小结,用简短的时间对一节课的知识和方法进行了精要的归纳和提升。整个微课结构完整,讲解到位。

2、解题研究型:张晓莹老师就y=asinx+bcosx型函数的最值问题做了一节微课,先是讲解了这一题型的特点(含有正余弦函数且是一次式)及方法(关键在于用辅助角公式把此函数转化成

 

的形式进而易求其最值)。之后通过两道典例,具体问题下可能要利用二倍角公式、两角和差的正余弦公式等将问题化归为y=asinx+bcosx型,借助辅助角公式求最值的方法一次再一次地进行了巩固。整个微课内容单一却给学习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课堂设计型:陈晓曙老师将自己的初次尝试聚焦于必修一第三章第6节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增长的比较”。本节内容虽然不算是重要的考点,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很大的作用。本节微课将课堂40分钟上的比较三类函数增长快慢的方案及利用几何画板实现的过程,浓缩在了5分钟的视频中,方便师生最大限度地利用零碎时间交流、学习,所谓“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

4、初高中衔接:相当部分初中学进入高中后,也进入了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渐渐地他们认为数学神秘莫测,从而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

对此,焦宇老师、谷欣宇老师首先对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些原因加以分析、总结,如:高中数学之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为此,制作《微课:准高中生上高中的准备之数学》,希望和学生沟通,使他们从战略上搞好自己的数学学习。其次,焦宇老师、谷欣宇老师梳理初高中数学衔接紧密的知识点,完成了《校本教材:初中高数学知识衔接》,并制作《微课:初高中数学衔接内容》,为学生进行空缺补充。

过程感受及成果:

(1)实际制作微课比听上去得复杂得多,可能因为刚开始不熟悉或方法不得当,一段时长5分钟的微课,我们光是录制视频就都折腾了十几遍。再加上整理思路、预备内容的时间,前前后后花了不少精力。

(2)制作过程辛苦一些,但是每做出一节微课,我们内心还是非常开心,也感觉到微课虽然内容“微”,但是一次一个小点,学生看着不累,学起来自主性更强。相信,积少成多,必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甚至将课堂“翻转”过来——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完成。

(3)令人鼓舞的是,我们的作品《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增长的比较》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开展的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暨第一届中国微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陕西省唯一的一个一等奖,这让刚刚涉足微课的我们自信心大增。

 

(二)微课进课堂

研究、开发微课这一新型资源的最终目的一定是服务于学生,经过第一阶段的初步体验,我们基本掌握了制作微课的方法,到了精细加工,学以致用的时候了。

12013年11月18日下午,西安中学数学教研组全体老师听取了杨林老师题为《简单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的公开课。

杨老师先是利用了自己制作的一个近5分钟的微课,复习了简单线性规划的相关概念、解决思路和一般步骤。在场的师生无不全神贯注,目不转睛,一边看多媒体演示,一边听解说。之后,便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简单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详细、精彩地就3个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后续评课及个别访谈中,老师们普遍对这一创新举措给予了肯定: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节省了课堂时间,达到了教学目标,辅助了课堂高效教学。

22013年12月2日下午,西安中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听取了陈晓曙老师题为《从平面向量到空间向量》的公开课。

作为北师大版教材选修2-1第二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首节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上这节公开课之前,微课组成员认真观看了三位不同的往届老师就这节课的录像,他们均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我们将其作为对照组,以便对比研究。认真分析之后,发现:(1)三位老师均从平面向量复习起,认真板书,通过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得到空间向量的相关概念。(2)复习平面向量的知识均花去20分钟左右的时间。(3)前后语言重复,内容简单,课本上也都有概念的介绍,学生听课显得有些不耐烦。

基于这些前期的探索,我们打算采用微课这一形式来复习平面向量的相关内容。因为毕竟高一时学过,所以这节微课在设计时尽量做得美观,没有解说,学生只需在优美的轻音乐中,静静地阅读文字,不断思考,勾起回忆,拾起旧知。当5分钟的微课将学生的原有储存基本调动起,老师再适当引导,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并将空间向量的相关概念一一展示时,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让我们看到了概念课也可以不那么枯燥,也可以有它的新作为。

32014年4月21日下午,西安中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听取了高洁老师题为《排列1》的公开课。

高洁老师先从几个不同的计数问题引入,抽象概括出了排列的定义,给出其符号表示,继而推导了排列数的两个公式:


知识点讲解完后时间过去了近25分钟,在进行大量练习之前,高洁播放了我们制作的3分钟的《微课: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里边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十名少年去聚餐,不料,十名少年争座位,所幸,饭店老板打圆场:大家随便来就座,免费午餐等着你。今天座序我记下,下次聚餐再变序。次次变序有尽时,那天座序如今日。免费午餐我招待,天天免费好饭菜。君子协议今执行,一诺千金兑诺言。

事实上,当人数只有3个的时候:不妨记为甲、乙、丙,则三个人一共有六种座法:甲乙丙、甲丙乙、乙甲丙、乙丙甲、丙甲乙、丙乙甲,即 :三个人一共有3!=6种座法。当像题目中所说的有10个人的时候:一共有10!=3628800种不同的座法。如果大家每天换两种座法,也必须吃到1814400天后,才能吃到免费的午餐。我们以365天计算,1814400天大约是4971年。显然到目前为止,人是不可能活这么长时间的,所以“免费午餐”是不可能吃到的.

课后讨论及反思中,老师们普遍认为这个微课至少起到以下3点作用:1、学生到了课堂中段,容易犯困和走神,一段轻松趣味耐人寻味的视频可以让学生身心得到缓解;2、给学生展示了10!究竟有多大,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学数学不是只会算,也要有感性上的认识。再如1弧度和1度的学习,要给学生感性上的认识; 3、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告诉学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so how can we do? The time to   act!将课堂的教育价值极大的发挥。

过程感受及成果:

1、以上3次微课进课堂的实践,都是课前自制微课,用于课堂的某个环节,有针对性达到某一目标,以期达到辅助高效课堂的效果。微课组成员老师基本能适应和掌控这样的授课形式。

2、大量的案例分析、同行交流,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视频的制作上。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微课制作固然重要,但比其更加重要的是如何支配课堂上多出来的这些时间,如微课与教案如何进行融合、微课应用于哪个环节才能最大地发挥它的价值、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假设如何解决等,才是关键。

3、借助微课实现某一环节后,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不仅没有被削弱,而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逼着老师改变“以我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花更多时间去研究探究式、个性化的学习。

 

(三)合作与交流

合作与交流,一定是促进个人或团队进步与发展的有效方式,所以我们微课组成员特别注重合作交流。

1、我们微课组成员大多在高二,且在同一个办公室,这为我们多次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从最初接触微课激烈地讨论它的价值,到互相切磋制作心得,再到每一节公开课前的集体商讨和准备,我们在一次次思想、创意的碰撞下,较为顺利、成功地完成了一次次的实践。

2、为了听到更多老师对微课的声音,为了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到微课的建设中来,微课组成员决定将微课进课堂的几次实践安排在数学组定期的公开课上,并在课后进行整个数学教研组内的评课。近30位数学老师就自己听课的感受进行评价,我们非常珍惜这样的成长和进步机会,认真听取大家的看法,希望通过大家对课堂的观察,探索学生是否乐于接受微课这一辅助形式?探索微课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究竟是否有效?探索如何最大化地发挥微课的优势?

3、2014年5月19日下午,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西安教科所的汪香志老师参加我们的“西安中学大学区”数学学科联合教研活动。在这次活动上,陈晓曙老师就本课题“微课辅助与高效课堂”先做了题为“做趋势的朋友”的主题报告,和西安中学、西航一中、市66中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分享了微课组成员的实践及思考。之后,主持人焦宇老师请汪香志老师对陈老师的报告做点评,汪老师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他也基本认可我们开题时提出的研究假设(微课的出现,将会打破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是成立的。他殷切地对我们提出希望:要坚持做下去,加强学习充电,做出更多更好的微课来。并呼吁在座的老师们都勇敢地接受挑战!汪老师还向在座的老师们讲解了什么是“小课题研究”,以及它的研究路径、研究价值,尤其是他谈到的小课题研究的理念“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成长即成果”,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认认真真搞好每一次实践的态度。

 

(四)意见与反馈

微课组成员间的讨论、教研组老师们给出的点评、专家的中肯意见,对课题的一步步改进和完善都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但是,检验实践的有效性,主体还是学生。

在微课进课堂活动中,我们在课后发放了设计好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请见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c2e006000101lh58.html),试图调查了解学生对于将微课程这一新的教学资源带入课堂的认可程度。调查对象为陕西省西安中学2015届高二2、14、16班(理科班)学生,问卷共发放177份,收回151份,收回率为85.3%.

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主要得到了以下反馈(详细数据统计及分析请见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c2e006000101lh5w.html):

1、绝大多数同学对微课持认可态度,被微课新颖的形式所吸引,针对于传统的课堂模式,利用一些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更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95%的学生觉得微课的设计、开发有必要。

2、如果某学科的全部知识点在网络上都有,你会经常上去看吗?可能是因为受制于日常学业的压力,63.4%的学生回答不愿意利用网络去学习相关知识,所以我们认为更有必要利用微课程对于知识进行整合,用新颖的教学模式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3、在问到希望老师在微课中讲解什么内容时,学生的回答是全方位的,从概念、原理、例题、难点、重点、易错题、竞赛到知识应用等,学生都反映到有需求有希冀,这也告诫我们对于微课程的开发,应注重其连续性、系列性、层次性。

4、76%学生选择了“推行微课会对学习造成干扰,因为要启用电脑,手机等设备观看,会让我分心”,这是一个客观事实,特别像我们这样的一个住宿制学校,不具备让学生天天上网的条件,而这有悖于微课程的“时效性”,所以,通过这个问题,也明确了我们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如何更高效的推广微课程。

5、多数学生喜欢自定时间、自定地点、较开放、较自由的学习方式,而微课程将为这种学习方式提供了一个平台。

6、数据分析来看,学生不是特别善于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他们习惯于传统的被迫式教育,所以我们在推广微课程的同时,还很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帮助学生利用现有的优势资源进行不断的自我完善,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不断成长。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

微课的制作并不仅仅一个技术开发过程,更是一个在先进教育理念支持、精细创意的教学设计方法指导下进行了一项创造性工作,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教师。没有教师精心教学设计理念支持下的微课作品,顶多只能算是一个外表华丽、中看不中用的精美“视频式课件”,仍然摆脱不了传统课堂的“翻版”或“束缚”[2]。所以随着制作的进一步深入,我们慢慢有种危机感和紧张感,强烈地感觉到了充电的重要性。微课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但最关键的一定是要不断提升微课的质量(设计有创意,讲解够精彩,语言生动,能带动学生同步思考),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正是基于我们不断的学习、积累和思考。

 

结语:

本次小课题研究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了坚持做到“六个心”(虚心学习、用心观察、真心行动、潜心反思、诚心合作、恒心积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将再接再厉,将微课研究做到更深入更细致。

 

 

 

参考文献

[1]微课、慕课的建设误区与发展建议,胡铁生,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

[2]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胡铁生, 2014年第4期《广东教育》(综合版)

 

 









 


    本文网址:http://www.wzdh123.cn/show.asp?id=505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上一篇:没有资料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