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网络教研 > 正文

北京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作者: 来源: 日期:2019/7/19 10:36:52 人气:53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北京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王振强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7年9月,遵照教育部整体部署,北京市与天津市、山东省、海南省首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由于高中新教材未能按期完成编辑、出版、发行,四省市高考综合改革以“三新一旧”方式进行推进,即使用旧教材落实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和新高考方案。

为确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平稳有序推进,帮助学校及广大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结合实际落实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目标,创造性地实施教学,保证新课程的教学质量,北京市信息技术学科市、区教研机构约提早一年进行了准备。通过组织专家报告会,积极参与课程标准研制组开展的学科核心素养指标测试,开展学科教学现状调研,鼓励骨干教师尝试开发新课程教学案例,组织学科教学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将信息技术新课程的课程理念、课程价值观、学科核心素养、学科大概念介绍给一线教师,要求所有任课教师对其了然于心。

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实施前,四省市信息技术学科教研部门联合编制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原有教材和各地教学现状,对过渡时期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实施策略进行了梳理,为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北京市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在师生的共同期待与中悄然展开。

● 新课程实施中需要坚守的原则

在新课程实施的探索中,北京市高中信息技术市、区教研组织共同总结出以下原则。

1.德育为先,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在凝结信息技术学科特有的原理、方法,体现科学性的同时,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强烈的人文特征。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用现代信息技术内在的神秘感、创造性和独特魅力吸引学生参与,还要通过技术运用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伦理道德感动学生的心灵。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必须将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密联系起来。为此,课堂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学习情境,有意识地引入能够体现信息时代的特征,帮助学生树立信息意识,培养信息道德,体现计算机伦理、道德的案例、资料、话题、项目、任务,及时反映国家大政方针,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成就,培育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2.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落实新课程理念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但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和指挥棒。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三新一旧”的过渡时期,教师和学生手中的教材都是约十年前出版的老版本,很难承载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实现新课程目标。但是经过近些年的实践探索,多数教师已经形成了共识,即使新教材出版,由于教材编写、审查、印刷发行等出版周期的限制,信息技术学科教材中的内容也很可能滞后于技术的更新,不能满足教学的全部需要,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日常教学中,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照搬教材现成材料。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灵活组织教材内容,选取更适合本地学生的主题、素材、资料,设计教学活动,创造性地落实新课程理念,构建更加合理、适用的学习过程。这也是信息技术学科特征之一。

3.重组知识结构,凸显信息技术学科价值

新版课程标准在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在重组学科知识结构、凸显信息技术学科价值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构成学生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所需的事实、概念、理论与法则作为教学中的重点,设计与信息技术知识紧密相关的、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以及综合实践能力形成的项目、任务、练习、作业,指导学生体会、感受完成这些项目、任务、练习、作业所需要的步骤、方法、策略与思想。课堂上,教师应避免像某些软件说明书那样对具体操作步骤做非常详细的叙述,或者一味机械地以视频、图片或文本等形式带领学生做简单模仿类的操作,而要在解决问题思路的分析和方法的点拨上下功夫。教学评价重点应适当弱化需要学生记忆的事实性知识数量,对学生作品的难度要求适当划分出层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性需求。教学中布置的课外活动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相互补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

作为一门年经的课程,虽然信息技术新版课程标准在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方面已经取得重大突破,但与其他学科相比仍不完善。在一线教学实践中,教师选用的教学项目、主题应尽可能体现学科的知识框架结构,各类学科教学研究活动也应为学科知识体系的探索、充实、完善、拓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避免学科专业性削弱而带来的作为必修课程存在必要性的降低。

● 新课程实施中的困难与对策

在广大一线教师、学科教研员看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三新一旧”四个要素之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普遍得到肯定;高考方案的选择在多数省市与信息技术学科无任何关联;基于新课标的教材的缺失是一大遗憾;课程方案中关于技术课程学分的设置令人难以接受。

2017年9月,北京市开始进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尚未正式颁布。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稿)》(征求意见稿),技术必修课共6学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可分别按4学分的总量设计若干模块,供学生选择。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立刻引起市、区和学校教学管理的混乱,广受诟病,同时两学科教师间的矛盾也被无端激发。虽然随即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正式稿),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必修学分各设为3,共计为6,两学科课程标准关于必修学分的设置也做了相应调整,但实质上,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模块的设置、必修模块教学内容的安排来不及做任何调整,必修模块要求的教学内容根本无法完成,学校课时安排依然困难重重。

鉴于这种对技术课程非常不利的现实,两学科教师、教研员需要联合起来,一方面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情况,据理力争,另一方面,利用督导、视导等工作检查机会,及时发现、反映、纠正错误做法。同时,指导学科教师,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转变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并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缩减一部分相对空泛的说教性内容,或借助信息技术与其他各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在本学科教学中突出强调培养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特征和价值的计算思维核心素养。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借此契机,宣传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重要意义,鼓励学校开发人工智能和编程相关课程,以校本课程形式弥补高中必修课程因课时不足而产生的缺失。

● 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帮助教师调整心态

信息技术学科新内容多,新课标设置的多个教学模块内容是近几年才开始出现或逐渐成熟起来的,多数教师以前很少接触,教学时困难较大。其中,各个模块中都涉及的程序设计语言Python是教师普遍感到棘手的难题。

北京各教育单位针对教师的需求,及时开办各种培训班、骨干教师教学观摩,帮助教师快速掌握Python语言要领。例如,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组织骨干教师分片研讨、交流单元教学设计,分享各自研究和学习体会以及学习。市教研中心利用多媒体资源库、京版云教学资源平台、百度网盘以及全市优秀课堂教学设计征集评选等活动,推选优秀教师、优秀课例、优秀教学资源供全市教师学习。经过一系列的培训、观摩、尝试、摸索,许多一线教师真切地感受到,学习Python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么困难。一些教师边学边寻找学生身边熟悉的信息系统,设计出承载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等学科大概念的教学项目,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学习水平一般的学校采用Turtle拓展库,借助程序教学中早已成熟的LOGO语言教学模式,开展图形教学;学生水平较高的学校,采用Excel扩展库、Game扩展库,带领学生分析身边的数据,或设计学生熟悉和喜爱的电脑游戏;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甚至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扩展库、图像识别扩展库等开展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基本原理的教学。

例如,北京市八一学校巴军老师的《猜数游戏》一课,该课为新课程必修模块《数据与计算》中关于“算法与程序实现”部分的内容。教师在以往VB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电视游戏“猜商品价格”游戏,引入编制猜数游戏这个教学项目。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任务分解,明确需求:生成随机数、判断数值大小以及重复猜数等部分程序设计与实现。该课使用Python语言,每一部分具体语句学习由学生通过教学辅助网站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完成对生成随机数的函数学习,掌握分支结构及程序实现,并认识循环结构,了解循环结构的作用与特点,初步学会使用while循环语句结构解决现实问题。

再如,北京市第十二中学任赟老师《情感分析—有温度的AI》一课,该课是《走进智能时代》单元的第二节课,是人工智能深入探究的一节课。课标对该内容的要求是通过人工智能典型案例的剖析,了解智能信息处理的巨大进步和应用潜力,认识人工智能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十二中是北京市一所示范高中,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想到,如果只是简单体验某项人工智能技术,对于高中学生,尤其是本校学生来讲内容过于浅显,本课教学需要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某一项领域的具体研究方法,近距离了解人工智能某一项领域的工作原理。情感分析作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一个子领域,是文本分类的一个分支。它有两种研究方法:基于情感词典的研究方法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研究方法。而基于情感词典的研究方法浅显易懂,容易被学生理解,并可以方便使用Python代码实现。课上,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分析、体验情感词典算法程序设计过程,将复杂的自然语言处理问题进行形式化,构建模型,并进行系统化、自动化转换,引导学生经历计算思维的工作过程,分析、体验人工智能工作原理。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充分体现了计算机对数据处理的工作方式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蕴含的思想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教学采用项目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经过近两年的学习、研讨、尝试、探索、实践,北京市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在磕磕绊绊中开始付诸实施,虽然困难重重,但教师们始终坚信信息技术课程的前景是光明的,大家一起努力前行,一起痛并快乐着。


    本文网址:http://www.wzdh123.cn/show.asp?id=1877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