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网络教研 > 正文

走向高中新课标的“五大”关键词

作者: 来源: 日期:2019/7/9 16:32:57 人气:49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走向高中新课标的“五大”关键词

刘向永 江南大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

教育部于2017年底正式公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面对着新版课标,很多一线教师可能会有抵触、迷茫、困惑等情绪。那么,一线教师到底应该如何走向高中新课标呢?“积极、学习、实践、调适、反思”等五大关键词可以助力一线教师理解和实践高中新课标。

● 关键词一:积极

信息技术课程历经了程序教学、计算机工具论、信息素养等不同阶段。层出不穷的课程指导文件、变化不定的课程内容,导致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有了专业发展上的懈怠,甚至有了抵触情绪。面对新课标,教师首先要有的就是“积极”心态,积极地看待新课标的研制,积极地理解新课标的内容,积极地投入新课标的实践。新课标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次自我发展和成长的契机,不能应时而为,自然面临着落后,甚至会被淘汰。

当我们细致思考新课标研制时,就会发现它的必要性,是在社会发展、技术发展及学生发展等催动下必然产生的。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云技术、物联网技术正在走向普及;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化社会走向信息社会、智能社会;学生正在从“数字移民”走向“数字原住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自然要适应背景的变化并随之发生改变,否则等待信息技术课程的必然是消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就在一次次的改变中不断走向成熟的。因此,面对新课标,教师必须要持有积极的心态,勇于去接纳它,努力去理解它。

● 关键词二:学习

2017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都展现了最前沿的发展,凝练了计算思维、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又有了信息系统与社会等新内容,编程教育、机器人等内容的比重也大幅地增加。所以,面对新课标,一线教师必须要加快学习的步伐。新的形势要求高中教师要运用新思维,采用新方式,具备新能力。学习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成就自我的机会与条件,是成为卓越教师必备的基本条件。

那么,面对新版课标,一线教师要学习什么呢?①重视计算思维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新版课标的突出特色是纳入新的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如计算思维等。正如任友群所说:“今天我们重视编程,已然不同于几十年前计算机教育初期的编程教育,而是在培养学生们的一种‘计算思维+’的能力。”理解计算思维并落实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是一线教师要学习和掌握的。只有理解理论内涵,教师才能实施适应要求的教学。②重视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学习。新版课标的课程内容有许多新的内容,教师要使自己始终站在本学科乃至相关学科知识特别是人工智能知识、程序设计知识及物联网知识等的前沿。③重视教学方法的学习。新版课标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把握项目学习本质,以项目整合课堂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采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操作技能简单训练的教学方法。

● 关键词三:实践

接纳和学习虽然都很重要,但只学习而不实践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文本课程,要转化为学生的经验课程,实践必不可少。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教学实践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信息技术课程由此变成了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教学实践是教师与课程交互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面对新版课标,教师要努力去实践,在实践中调适,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发展。

教师要用“心”实践,努力全面把握新版课标所列出的计算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透过对数字化原住民的深度感知和理解,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不仅学到信息技术操作技能,重要的是能够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为学生的当下及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要采取项目学习方式,努力给学生创造和建造的机会,让学生侃侃高论自己的独到见解,让他们体会到使用计算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时的喜悦。教师要把握教学,真正做到爱新课改,用新课改培育他人,发展自己。实践是检验一切的真理,教师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真正理解课标、发展课标和调适课标。因此,教师要跳出只论不动的圈子,要大胆地去尝试和实践。

● 关键词四:调适

任何的文本课程从来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教师对于课程的认识也同样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认识过程。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从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到转换为教案,再到给学生上课转化为真正实施的课程,无形中发生了变化。正如辛德和布鲁纳所说:“在实际研究中,课程从来没有像计划那样完全地实施过。”教师一定会在课程实施中加上一些自己的内容(如教学观念、学科知识观、教学经验等),使课程在实施中不自觉地发生变化。这就是课程实践的调适观点。面对新版课标及相应教材,教师一定要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调适和生成出最适合学生的学习经验。

教师如何进行课程实施的调适呢?首先,教师要具备课程开发能力。我国民族众多,文化多元,地区差异很大,国家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具备调适能力。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实施中,教师应吸收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自己面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和认知特点,开发适合该类学生的地区或学校课程,进而对课程进行调适,从另一个途径实施课程,从而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次,教师要具备教材二次转化能力。面对信息技术新版教材,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根据学情做好教材的二次转化,包括内容和例子的再设计都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新课程实施更需要教师具备调适能力。

● 关键词五:反思

新版高中信息技术改革呼唤反思型教师,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都需要教师学会反思。反思是教师自我适应与发展的核心手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面对新课标,教师必须要时刻反思。反思不只是对教学过程的回顾,不只是看遗漏的环节,更重要的是把注意力放在实施过程中哪个环节出现了什么问题,今后要如何解决问题。

新版课标明确建议各地教研部门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鼓励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参与其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使课程教学更具方向性。普通高中学校也要立足本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反思教学得失,促使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要按照课标的建议,努力地在学习、实践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发展课程与自我。

迎接新版课标,不再是一种苦事,而是在接纳、理解、实践和反思中不断创造一项新的事业,并在集体的创造中体会到成就感。正如我常说的,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做到“敏行:在行动中发展;善思:在思考中突破;勤写:在写作中成长”。遇上了新一轮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教师们要乘着课改的东风,一路探寻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度价值,行走在儿童与计算机之间,追寻着自己的人生的价值与发展。


    本文网址:http://www.wzdh123.cn/show.asp?id=1781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