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网络教研 > 正文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 来源: 日期:2019/4/7 18:19:41 人气:63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高建山

(衡水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并将贯穿于教师教学、科研及终身发展。以河北省中小学学科教师为研究对象,在实际调查和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小学学科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进行了探讨研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并将贯穿于教师教学、科研及终身发展[1]。中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工作的主体,其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2]。为此,无论从顺应时代发展考虑,还是从适应教育系统的改革、发展出发,国家都十分重视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3]

1 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河北省中小学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除外)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学科教师信息意识和态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态度积极、友好,目的明确;教师对信息的深层加工、整合、创新能力还是非常欠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大多数教师能够对自己信息行为进行评价和反思,对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有所了解,能够意识到教育教学中应有相关理论来支持,但缺乏与实践相结合;教师的信息伦理道德意识还较为模糊,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水平还很不平衡,城乡之间、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差距较大。

笔者还针对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与培训效果问题对部分学校主管领导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制约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问题的主要因素,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并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最终确认了影响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因素:教育观念与态度、年龄与性别结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使用频度、信息技能自主学习能力、上级部门及学校领导管理导向、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信息化教学资源满足程度、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机制健全程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激励机制健全程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考核机制健全程度、信息技术应用文化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有教师个体方面的因素,也有管理层面的因素[2],既有直接因素,也有间接因素,有的影响强度大,有的作用则较小,并且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形成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链。

2 中小学学科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以系统的观点,从观念意识、软硬件资源、人文环境和多种形式培训等方面综合考虑,系统地解决影响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提升的各种矛盾,笔者结合河北省中小学学科教师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点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对策:

2.1 树立教育改革创新理念,提高对信息素养培养重要性的认识。

观念、意识是人的行为的先导,只有对某事物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才能树立正确的目标,才能竭尽所能去实现既定目标。转变观念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两点:(1)增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及中小学校长对教育信息化的深刻认识: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点,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制定本校信息化发展战略,抓住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迎接教育信息化所带来的挑战。(2)加强学科教师信息意识的培育:使教师们认识到具备与自己工作、生活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水平是信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是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是学校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树立教育教学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2 确保软硬件设备购置资金的可持续性投入,搞好硬件设施和信息化教学资源等软件建设,构建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2.2.1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为信息素养培养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培养和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基础,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现代远程教育方式进行教师培训的重要渠道,更是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保障。

2.2.2 丰富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资源支持。

教育教学资源结构性匾乏,是中小学教师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大障碍。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是教师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强大后盾,可以调动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积极性。

3 多措并举,加强和优化各种形式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

(1)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培训制度,统筹城乡教师培训,创新培训模式,加强质量监管,完善教师培训激励保障机制,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开展多样化的教师全员培训。着力抓好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研修提高。(3)深入实施“国培计划”,充分发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教师教育改革作用。进一步强化培训机构竞争择优机制,创新培训模式,加强项目评估和质量监管,组织培训成果展示活动。(4)加强农村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的培训,实施“Intel未来教育培训计划”,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教师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5)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逐步试行培训学分制,完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年度考核工作。(6)加强教师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库,实行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完善专家队伍的考核与评价,形成培训者队伍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培训课程资源建设,建立优质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库,促进优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7)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完成服务平台建设,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4 营造学校积极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氛围,调动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自觉性

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建立切实有效的评估机制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对信息知识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形成使用信息技术的自觉意识和行为[4],形成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文化氛围,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才能得到快速提升。

结束语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性问题,唯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战略,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最终达到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高岭,夏洪文,黄鹏.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学效能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2):101-103.

[2]刘鹂,马建华.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状况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5):37-41.

[3]吴筱萌,温岩,等.北京市中小学学科教师信息素养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12):24-29.

[4]解月光,姜玉莲.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分析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4(9):61-63.

作者简介:高建山(1978~),男,中科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

基金项目:2010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河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0010424。


    本文网址:http://www.wzdh123.cn/show.asp?id=1560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