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网络教研 > 正文

教学资源师生共建共享模式初探

作者: 来源: 日期:2019/3/28 20:10:55 人气:113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教学资源师生共建共享模式初探

彭玉忠,滕文杰,王金才,刘桂花,张建华

(潍坊医学院 公共课教学部,山东 潍坊 261053)

摘 要:分析教学资源师生共建共享的优势,总结出可以采用基于云计算、建立网站、利用现有的即时通讯软件和采用博客、微博、网盘等几种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考虑到单一课程和教师计算机水平的实际,在访问量较小的教学资源共建方面,可以采用如静态网站和QQ群等比较简单的模式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关键词: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客户端

在当前的信息社会,学生的学习大量依靠数字课程资源,如教师的教案、课件、授课视频、网络共享的相关精品课程视频、电子版作业题等。信息量爆炸式增长,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希望的课程资源,利用搜索引擎是一个通用的方法。一般来说,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数量很大,需要对搜索结果做进一步的筛选和整理,加大了学生课程学习的负担。通过师生共建共享课程资源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1-2]

一 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优势

(一) 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在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下,课程教学模式可以有根本性的改变。学生的学习不再单纯依赖课堂上教师的面授,而是通过学生课前预览课件、观看相关授课录像初步掌握课程内容,再通过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重点难点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课后,学生通过参照相关数字资源复习课程内容,完成并提交电子版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因此,课程资源的师生共享,促进了教学模式改革。

(二)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创造性

教学资源的师生共建模式,可以让教学资源在教师主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构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资源结构。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产生的疑问或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学习资料,都可以上传到课程资源库中,待教师确认后就可以共享给其他学生,这些疑问或学习资料很可能是其他学生也会产生或需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掌握学生学习规律,弥补授课的不足。

(三) 解决教师授课水平参差不齐问题,促进教育公平

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有利于高水平教学资源的传播和使用,使得授课经验欠缺的新进教师可以方便地向同行优秀教师学习,共同进步,提高全体教师教学水平,消灭师资水平悬殊太大的弊端,促进了整个学生群体的教育公平。

二 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一) 基于云计算

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共建机制是解决资源共建共享问题的主要方案,[3]尤其是在使用范围广和用户数量多的情况下。在教育资源共建机制中,应该为资源用户提供教育资源开发或使用的客户端应用程序,为用户方便地使用和维护教学资源提供有效手段。这就要求访问资源的客户端程序具有强大功能:可以允许注册用户方便地访问教学资源,可以允许用户登录后上传资源,可以对提供资源的用户做出激励和评价,可以对资源的类型和价值做出评判,特定用户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编辑和整理,对资源的整个使用情况进行监控等。[4]

基于云计算的资源共建机制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平台支持,这对于高校层面的独立运作难度很大,需要引入商业化运作,并且,当前的高校教育资源建设的利益互惠不对等,激励评价制度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不够,高校参与共建的热情不足。

(二) 建立网站

网络课程是利用网站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之一。网络课程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发挥网络课程用户的多样性,覆盖地域的广泛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网络课程资源获取渠道不够畅通,维护和更新不及时,不能充分体现不同用户的需求,是网络课程推广面临的主要挑战。

在面向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课程的建设上,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和知识结构,建立了许多适合其课程学习的网络教学系统,例如各学校推出的网络精品课程、网络示范工程、成人高等教育数字化课程等,课程建设注重整体性,贴近特定学生群体需求,设置的教学资源基本包含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方法、重点难点、作业习题、教学团队、教材及参考资料、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录像、演示文稿等。这些由政府或教学部门主导的课程建设,其发布的教学资源可以满足一般教学需求,但在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网站功能的规划设置、界面的设计方面基本没有学生参与,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对特定课程知识需求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的反馈意见等更新不及时,缺乏时效性。

(三) 利用现有即时通讯软件平台

当前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平台主要有微信、QQ、飞信等,这些软件都有建群功能。课程任课教师可以建立群,以群主身份在群中发送教学资源,供同学们接收、保存,并可离线学习。这些即时通讯软件在通讯交流方面功能完善,能够很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文件传送、问题解答、交流讨论等方面。其中QQ群和飞信群有专门的后台文件存储空间,QQ群的文件系统支持群用户对文件的在线浏览、上传、下载、另存、转发、移动、重命名、删除等操作,飞信群的文件系统仅支持文件的上传、下载功能,微信群仅支持在线传送文件。利用这些群功能,可以比较简单地实现教学资源的师生共建共享功能。

但是,这些通讯软件毕竟不是专业的文件管理系统,只提供了简单的文件处理功能,不能更好地对文件进行分类,编辑和查看,需要借助第三方软件进行,因此,不能作为长期使用的教学资源共建模式。

(四) 利用博客、微博、网盘、邮箱

博客、微博本质上是一种傻瓜式网站,网站的管理者不必掌握专业的网络知识就可以方便地建立自己的信息发布平台,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博客和微博快速向不特定人群发布各种教学资源,浏览者可以对发布的信息进行简单评价,也不失为一种方便的资源共享模式。这种模式的资源共享过程,学生不能直接参与,必须通过博客和微博的所有者整理才行,不能很好地实现资源共建过程。

网盘和邮箱本质上是服务器上的一块存储空间,提供了文件的暂存或永久存储功能。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特定用户群可以登录网盘和邮箱,访问其中的文件,也可以上传文件,实现了简单的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但是,这种方式同样存在着即时通讯软件平台模式所具有的缺陷,同样不能作为长期使用的教学资源共建模式。

三 单一课程的教学资源及共建共享客户端

对于单一课程,尤其是小专业课程,其课程资源访问量相对较少,当任课教师的计算机知识不足以开发或维护一个功能较完善的网站时,可以采用比较简单方便的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例如,可以采用只具有资源发布功能的静态网站,搭配QQ群完成资源的共建共享。

(一) 课程资源

根据课程的不同,课程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也有较大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学进度表、教学方法、教学团队、教材参考书等,这些资源与课程本身或课程整体授课相关,一旦确定一般不再改动,非常适合在静态网站上发布。

(2)教案、讲稿、课件、教学录像、重点难点、检索关键词等,这些资源与课程内容关系密切,是教学资源的主体,需要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授课对象或进度的不同定期更新或补充。由于其更新频率较低,也比较适合在静态网站上发布。

(3)课后作业、思考题、模拟练习题等,这些资源是需要学生课后独立完成的内容,经常变更,一般要求学生提前下载或在线使用,其完成情况需要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因此,为方便教师下发这些经常变化的内容,可以通过QQ群的文件系统分发给学生,学生再通过与教师的个人对话窗口将作业等的完成情况回送给教师。

(4)调查问卷、课外活动通知、专题讨论等,这些资源是课程辅助资源,一般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可直接利用群发信息,学生也可以在群中直接进行讨论。

(二) 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客户端

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客户端,可以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手机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台式电脑不适合学生群体,笔记本电脑的普及率不是很高。目前看来,平板电脑价格适中,比较适合学生群体。手机的普及率非常高,在安装了第三方软件,如微软Office办公软件、PDF文件阅读器、图片查看器、音视频播放器、WPS等的手机,也能很好地访问各种数字教学资源。

四 结论与展望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我校招生规模较小,每年招生计划为60人左右。其专业课在全校课程体系中比较独立,访问量较小,因此,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采用静态网站,搭配QQ群模式非常适合,不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具有实用性。近三年来的应用表明,课程的教学资源得到了有效积累,对教学模式改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教育公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需要教师将各类教学资源整理成易于发布的形式,在网站等专业性较强的平台上共享,还要经常处理与学生的资源共建和信息交流,这需要消耗教师的大量精力,还需要教师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水平。如何激励教师更好地进行资源共建共享,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学生访问数字资源,需要消耗网络流量,这对于部分学生是一个负担。不过,许多高校正在或已经建成覆盖整个校园的免费Wifi,这对于学生使用教学资源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参考文献

[1] 张静然.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座谈会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4-5.

[2] 何路路.区域性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现状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3] 野秋旭.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4] 张再富.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22)∶81-85.

DOI:10.16541/j.cnki.2095-8420.2017.36.045

基金项目: 本文系“山东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M206);“2016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SDYY16056);“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2017年度课题项目”(YC201708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彭玉忠,男,山东省潍坊市人,潍坊医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副教授。

通讯作者: 滕文杰,女,山东省潍坊市人,潍坊医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副教授。


    本文网址:http://www.wzdh123.cn/show.asp?id=1518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