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学术论文 > 正文

中小学教师正高职称评审政策研究

作者: 来源: 日期:2017/12/29 9:21:39 人气:43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摘 要:文章研究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一项重大设置——“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的启动与评审。文章主要分析评审中的重点、难点和亮点。对评审中可能出现的若干敏感而尖锐问题,提出独立见解。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正高职称;评审;教育管理
  作者简介:包国庆,男,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意大利)世界教育系统协会(WESS)主席(广东湛江 52404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去年8月颁布,[1]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其中最光芒耀眼之处是,“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被首次列入正式的国家文件。这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重大创举,也是解放60多年中小学教师职称的首次突破。
  一直以来,中小学教师的最高职称就是“中学高级教师”,这个仅相当于高校的“副高”职称,成了中小学教师职称的“天花板”——再也不可能上升了。中小学没有正高职称,显然这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虽然,大学有正高职称——教授,但大学教授难以取代中小学的正高。理由很简单,因为中小学教育有自己独特的教育规律,有自己独特的教育对象,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模式,有自己独特的学科领域,有自己独特的学术课题,有自己独特的教育实践,这么多“独特”,决定了中小学教育是中小学以外的任何正高难以代替的,也是中小学以外的各个学科教授应该尊重和平等相待的,更何况境外有的地区或国家的中小学早就设置有相应的正高职称。
  《纲要》的这项新“设置”,涉及中小学人事(人力资源)管理中一系列政策性很强的问题,意义重大而深远,不仅将给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师队伍带来强大的激励,而且将大大促进广大中小学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繁荣中小学教育科学。
  众所周知,评审职称历来是一桩错综复杂的事情,加上这个问题在中小学里积累了六十多年,一下子提出来要评审正高,如果一哄而起,仓促起步,反而会把好事办成坏事。未雨绸缪,下面,笔者结合自己20多年来在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讲学和正高职称评审和论文评审的经历,联系多次主讲于各级各类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班的感受,拟就《纲要》中的中小学正高职称评审谈一些看法。
  一、中小学正高职称评审的重点
  中小学正高职称评审是个新生事物,现实中可以参考的,只有高校的教授职称。不过,二者之间既有相通的部分,也有差异。相通的部分在于,都是鼓励创新性——肯定或褒扬教师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二者的本质差异在于,评审大学教授,偏重于关注教师科研中的新发现、新发明、新思想、新创造,高校的评审偏重于“格物”,而中小学评审则以“育人”为本,也就是偏重于考察他教育的对象——学生方面的身心成长和智能发展。
  中小学正高看重申报者个人的聪明“转化为学生的智慧”,因为,中小学教师的事业,是一项“怎么让学生变得更聪明和更有智慧”的事业。这是由中小学教师这个职业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他自己‘懂’了,让别人(学生)懂”已经很不容易,还要“让原来拒绝‘懂’的学生,变成喜欢或热爱知识的学生,变成对学习建立兴趣的学生”,不仅如此,优秀教师还要“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还要让学生更富有智慧,还要让学生变得富有创造性,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当然就更不容易做到了。
  《纲要》清晰地指出,教育担负着“提高国民素质、坚持育人为本,培养创新人才、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因此,贯彻《纲要》的“创新人才”,也必然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正高的评审重点,由此可见,在中小学正高级职称教师的诸多成果中,反映在“创新人才”——即开发学生潜能和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方面的教育成果,自然应该占据绝对大的比重。
  事实也是如此,传统教育的最大成就,在于培养了学生的复述性品质——自古至今的考试(或高考)功能莫不如此,作为现代中小学正高职称,如果仍然停留在培养学生的“复述性品质”——尽管很优秀,实际上,并不符合《纲要》的要求,因为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U盘的复述性本领,可以远远胜过几千几万个高考生的记忆本领,更何况人类的明天!更何况明天的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因此,若从生存的角度讲,明天,那种靠复述性本领生存的人,尽管他们可以无数次地考取北大清华,毕业后却只能栖身于社会救济的行列。明天的富人,就是靠创造性思维、靠他的创造性的知识产品,在全球的网络市场上,找到出价最高的买主,从而获得高额的财富回报的人。
  二、中小学正高职称评审的难点
  一般而言,评审正高中可以量化的那些“硬指标”好办,比如人事部门可以规定:必须具备某某以上学历,必须有若干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多少篇论文并且要在规定某某(权威和核心)刊物上面发表,或获得过教育部或省市级某某奖。显然,这些“共识”成果,评委们都一目了然,很容易识别,也很容易打分或投票。难就难在一些教师的教学创新中的大量“非共识”成果。比如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的教育研究成果,比如参与各省市社会活动或科学竞赛,获得各种奖励的,比如获得政府官员或名人的好评的,这些都可能在评委会上面造成“非共识”。
  必要讨论的是,中小学教师中的“学科交叉(跨学科)”成果的考量与认定,在评审中可能引起的很大争议,甚至对立。先举一个高校评审正高的真实例子,看看“交叉学科”的评议曾经遭遇过的无奈和尴尬。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电化教育”就属于典型的一种交叉学科,它横跨在自然科学(系统科学、信息技术、认知科学)和社会科学(教育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学)之间,那么,这类交叉学科的正高如何评审?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华南师院着手正高评审,几位从事“电化教育”的副教授申报正高,人事部门(职改办)把材料分别送物理学、电子学和教育学三学科的评审组,结果遭到这三学科组专家的否定和质疑。最后,广东省高教厅打破常规,专门从省外邀请了四位在国外学过电化教育的教授,组成了一个全国性的特别评审组,最后评出了我国第一批电化教育学教授。[2]
  此事至今不足30年, “电化教育”这个新兴专业(后改名教育技术学)已经发展到224个本科专业,83个硕士点,8个博士点,从业人数已经超过十万。想当初,若不是广东人“敢为天下先”,这个“正高”必定是胎死腹中。这个行业也就无疾而终,想想看,这给国家将造成多大损失?为了吸取教训,笔者向中小学的有关管理部门,在启动“中小学教师正高职称评审”时提出以下建议:
  1.慎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在评议申报人的科研成果中,建议慎用“少数服从多数”。这里需要人事(职称)管理部门的领导人的一种“识别”能力。对那些在只有少数评议人支持下敢于给申报人机会的,才算高明的管理者。实际上,从过程上讲,科学生长和发展的规律也是如此:真理总是先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继而是少数说服多数——形成共识。或者说,最初总是“多数服从少数”,因此,在科学或学术研究领域,社会上的“少数服从多数”法则应该慎用。
  2.风险性原则。显然,人事管理部门如果一旦把“多数人反对,少数人支持”的正高名额通过了,就面临种种风险,甚至可能遭遇被诬告或被双规的危险。但是,新生事物常常又需要管理领导部门大胆扶持,因此,人事管理领导承担着各种风险。
  这里有一个笔者经历的实际例子,那是1989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收到了自成立以来的第一个跨学科申报——笔者的有关“教育与系统(信息)”的交叉学科的项目申报,遭到五位评议人的一致否定。学部主任仔细斟酌后,力排众议采用了主任基金方式,硬是给笔者的申请立项(68944040号)资助。最后结果是,国家基金委信息学部得到了两个大大超预期的回报:一是该项目成果获得了两项国外奖励;二是由此诞生了一个二级国际科学组织(笔者当选该科学组织主席),[3][4]给国际科学界开辟了一个全新研究领域。当然像这种情况不一定多。多数情况是,如果得不到好回报怎么办?这就属于一个如何降低风险?最好的方式是公开和透明,采取公示办法。管理部门如果采取了公开透明的方式操作,万一估计不准出了问题,也问心无愧。因为事先公开透明了。
  3.平等性原则。从人事管理的角度看,在任何一项申报人的成果面前,有必要把评审人和申报人二者放在平等的位置。应该杜绝把评议人当做申报人的裁判员的做法,更不能把评议人抬高到一言九鼎的地位。
  三、中小学正高职称评审的亮点
  提到中小学正高职称评审的亮点,它首先来自《纲要》中的亮点,那么,《纲要》里的亮点是什么?仔细考察一下《纲要》,就可以发现教育信息化是《纲要》里的最闪光的亮点,这里有四个证据:一是《纲要》要求“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我国教育现代化”;二是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实施《纲要》的四大保障之一,并且专门用了整整一章篇幅(第十九章)论述教育信息化;三是把教育信息化列入 “近期启动实施的十个重大项目”之一, 四是《纲要》特别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四点说明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教育信息化的殷殷期望和迫切心情。而教育信息化实施的重大空间和立足基础就在中小学,在正高职称评审的视野里纳入这个亮点,除了体现中小学正高职称的鲜明时代感外,还体现了正高职称者承担的一种国家使命感。
  那么,进一步问,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正高职称里怎么从教育信息化上体现出自己的闪光?
  先让我们考察一下“化”的含义,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化”:“变化,使变化,当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5]据此,所谓教育信息化,笔者理解,就是使教育变化为信息的性质或状态。具体而言,有6个方面反映出教育信息化闪烁的光芒:
  1.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式,它本身也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思想,[6]通过多媒体传播手段,补充着现行教育形态的种种不足。
  2.教育信息化可以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最优化。让教育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走向现代的信息传播,让教育内容转化为信息资源。
  3.教育信息化可以高效地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广泛地快捷地扩散先进榜样的力量,例如一堂优质课的资源,可以瞬间为大家共享,成为同行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4.教育信息化,将大大提高学校和政府教育部门管理的效率。例如数据统计、信息处理、表格制作、课表排列,学生档案……从而加速政府部门对学校的指导。
  5.教育信息化,很容易实现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可以迅速地在社区建立网站,覆盖各种年龄段的求学需要,让学习成为人人快乐生活的一部分。
  6.教育信息化,令学习活动转化为信息探索,[7]有利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和天赋,有利于促进学生多元智力发挥。学生可以摆脱传统课堂的上尊下辈的敬畏,通过信息这个虚拟世界,凭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探索新事物。
  联系到去年社会上盛传的钱学森之问:“中国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笔者以为,钱可能问错了地方,真正的根源也许不在大学,而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后,中小学生走上网络,它可以越过任何物质的或形式的限制,从小培养开放探索精神,走上创造性人才之路。
  上述种种,令“教育信息化”,成了一条通向教育现代化和促进国家现代化的康庄大道,显然,这些必将进入中小学正高评审专家们的视野。在正高评审中,有必要充分重视中小学教师中的有关“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成果,比如他们中有人制作了极其优秀的“课件”。
  四、关于中小学正高职称评审的几点建议
  1.设置“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由于积压人数过多,不宜一刀切,最好区别对待。“老人”“新人”的主要划分是“文革”前后,两种办法的区别在于:外语和论文的要求不同。
  2.“高升学率”算不算教师的业绩和科研成果?这个问题其实前面已经回答。重复一下是,考试本领属于多种智力中的一种“复述性智力”,而不属于“创造性智力”,因为考试追求的标准答案——局限在现成的已知的知识范畴。而创造性智力属于探索未知的知识,至于“高升学率”算不算教学成果?如果算,占比重多大?取决于人事部门或当地职改办。
  3.让评审过程阳光化。比如制定职称申报人的申诉程序,允许申报人向各级职改办,或者向地方教育部门的最高领导提出书面或口头申诉。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采取答辩会的方式,允许申报人出席答辩。这样做的好处是,阳光化处理,减少风险也以减少腐败,而不至于晋升一个人,得罪一大批。
  4.对于某些非常偏窄的交叉学科,允许申报人提出十名同行评议人。由组织部门从中随机挑选1-2人参与评审,这是因为,小同行不容易找到,而申报人当然比较清楚自己的小同行。这么做,是为了不遗漏任何一位真正的杰出天才。
  5.历年来,各级政府奖励了不少“特级教师”,对此,笔者个人(仅仅是个人的)观点是,这些属于政治性荣誉,跟劳动模范或先进分子同一类型,因为没有经过各级学术委员会严格评审,自然也不属于学术性成就,在评审正高过程中,没有理由享受任何“免试”特权。更不存在某些人自诩“相当于正高”的猜想。
  6.取得奥赛名次算不算教师业绩或成就? 自从奥赛开展以来,我国的中学生确实拿了大把冠军回来,数学的、物理学的、信息学的……可是有一个统计表明,这些冠军们得手后,就远离他们拿冠军的领域了,说明这些学生不是出于个人爱好或兴趣参与的,而是出于家长的功利——升学考试加分。美国青少年无视奥赛,但是他们成长后,几乎拿了全世界“创新意识”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奖牌总数的一半,而奥赛冠军成堆的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本土始终与诺贝尔奖无缘。最近,广东正式决定,2011年中考将取消各种包括奥数在内的加分奖励(《南方日报》2011年6月1日A3版)。现在几乎可以说,凡是追求“既定答案的考试”的教学,都很难看成创新性教学。
  我们深信,通过这次中小学教师正高职称(职务)的设置和评审,一定会给全国中小学校园带来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景象,给中小学的教育改革带来进一步活力和动力。(文稿电子版收到日期2011-6-1。)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2]李运林等.华南师大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建设历程[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1-5.
  [3]Messina市长会见世界教育系统协会(WESS)主席包国庆教授[N].(意大利)Gazzetta del Sud,1991-11-13.
  [4]周文斌.寻求教育科学化的道路——访世界教育系统协会主席包国庆[N].光明日报,1992-02-19(3).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486.
  [6]包国庆.被信息侵蚀的教育科学大厦[Z].北京大学演讲,1979,10.
  [7]包国庆.教育科学的信息论框架[J].复旦教育论坛(创刊号),2003,(1):14-17.

    本文网址:http://www.wzdh123.cn/show.asp?id=378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