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名师工作室 > 正文

名师工作室需要点睛性引导

作者: 来源: 日期:2018/8/9 18:22:13 人气:66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向教育渗透,“互联网+专题研究”逐渐成了学校教研的一种新常态,像花朵一样绽开在不同学校中的“名师工作室”,不仅成了一种时髦,也成了引导校园文化发展的强大牵引力。 
  但是,怎样在工作室中让名师发挥真正的牵引作用,却是大家经常要遇到的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发现,对工作室内的教研实施“点睛式引导”,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名师工作室是有准入制度的,进入工作室的教师都已经完成了从“新手”到“熟练教师”的转变,因此他们的发展目标,已经不再是“打通教材”,而是怎样借助名师的帮助,迅速提升自己的学科课感,怎样深化课程改革中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突破“艺障”,走出专业化发展的高原。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普通师傅带徒弟那种经验的口耳相传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技术支撑的教研新常态,更不能将这种新常态下的提升经验进行共享,以促进一个区域内相关教师的协调发展。 
  所以,名师工作室内的专题研究,不仅要有利于一般成员的专业化发展,而且必须促进他们教学个性的形成。为此,我们选择了典型的教学事件为载体,以“案例牵引下下的专业化发展”为专题,开展了不同层次的教研。实践证明,只有尊重一般成员的独到见解,并在最需要的地方进行“点睛”,才能能让参与教研者普遍受益,也能让新课改逐步走向深蓝。 
  记得那是一节初中物理示范课,课题是《透镜》,授课教师是已经小有名气的“优青”王庆伟。 
  上课伊始,几十双眼睛都同时盯住了王庆伟老师,只见他从一只装满水的巨大量杯里,拿出了一支塑料花。随即开始提问: 
  “有没有同学注意到,这朵支花在我拿出的前后有什么不同?” 
  “花在水中时,(个头)大些。” 
  “水中的花颜色要鲜艳一些。” 
  由于黑板上赫然写着“透镜”,没有学生再继续回答这一问题,课堂很快就进入了下一个程序。 
  ……六七个学生围成一组的课桌上都摆有不同的透镜,同学们在认真观察它们的表面有什么不同,并进行分类,然后用手电筒进行自主的光学实验…… 
  ……教师将凸透镜粘在电子白板的银幕上,红色的激光经过凸透镜,完成聚焦。 
  ……凸透镜被换成了凹透镜,红色的激光经过透镜变为一组平行光。 
  ……凹凸镜又换成了三棱镜,红色激光经过后发生了折射,白板银屏上出现非常清晰的两条折线…… 
  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电子白板虚拟的5个实验,构成了本节课5个“教学微事件”的核心,不仅顺利推动了课堂进程,而且也让本次教研活动风生水起。 
  王老师就是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结合学生的实验与观察,在和谐的互动中完成了什么叫“透镜”、“焦点”、“焦距”几个概念的教学,同时利用PPT在白板上对光线经过透镜时的原理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与生活进行链接,实现了知识的初步内化。 
  这节课是王老师拿手的“名课”之一,不过今天却不是为了示范,而是作为教研的载体。 
  正是因为它具有“高、丽、上”的特点,工作室才将它列为专题研究的目标,并令工作室全体成员必须参加“以事件来带动最有价值的关注”这一课题的研讨。 
  示范观摩室的半透墙后座无虚席,大家都在认真地看,认真地记,认真地想……因此,随后的专题教研,很快就顺风顺水地铺开了。 
  什么叫教学事件?所谓“教学事件”,就是教学活动中对一定人群会产生一定影响的事情,它是课堂上最具生命力的环节。一个典型的教学事件,是应该包括人、物、以及相互作用的过程的。毫无疑问,教学事件是某种教育理念的体现,是校本研究、师本研究中最值得关注的热点,也是教师继续教育中最有开发价值的资源。 
  工作室成员对本节教学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因此,讨论一开始,大家就列举出了这节课上的教学事件,并结合教师对事件的时机、重点关注、过程引导……等处置技巧一一进行了评点与赏析。 
  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教研是“高、大、上”的;这种“高、大、上”也是新课改走向深蓝所需要的。 
  老师们的发言,呈现了各自不同的关注热点。他们的关注,几乎都凸显了强烈的学生意识、研究意识与核心意识。 
  可令人遗憾的是,大家都将这些微事件孤立起来了,没有一个人进行整合,没能从宏观上进行观察,因此,大家都没有发现这些微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没看到事件中那个最有价值的关注。 
  讨论接近尾声时,我将课堂录像倒退到零点,接着快速提取了老师们在讨论中提及的几个教学事件,并迅速将提纲给导了出来,然后指着第一个实验说:“这样的课堂导入的确很好,可是,导入之后,这个事件中的实验是不是就应该搁置一边?它与后面的各个事件还有没有别的什么联系?” 
  各成员都怔住了,是啊,“从装满水的量杯中把花拿出来到引出新课”,这本就是一个典型的教学微事件。它不仅占据了课堂教学的第一时间,承担着引入教学的重任,而且承载的信息也是极为丰富的:你看那盛满水的量杯,是不是可以抽象成透镜?学生的眼光穿过“透镜”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又怎样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撑,来完成对“盛水量杯”的抽象而得到透镜呢?如果从抽象“盛水量杯”入手,我们能不能将透镜原理更和谐地链接学生的生活近区,从而引导他们将新学到的知识内化?无疑,这一系列问题,都能成为课堂的抓手,都能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并走进新的课程。 
  可是,授课老师为什么会选择“量杯”而不是用“量筒”来盛水置花呢? 
  所谓量杯,就是一种上大下小的玻璃容器,而“量筒”则是上下一样粗的。用量杯来装水制造“透镜”的效果,显然是忽略了“上大下小”对教学产生的负面干扰,增加了学生观察和进行形体抽象的难度。如果将量杯换成量筒,效果肯定会好些。 
  与普通的教学靓点一样,“欠考虑”往往也是“教学事件”引导专题研究的抓手。 
  王老师安排“从装满水的量杯中把花拿出来到引出新课”,花了2分钟,然后就迅速舍弃,而选择了别的资源,采取了更加快捷的教学方式。 
  不错,舍弃“装满水的量杯中把花拿出来”,采用自制的激光灯、透镜与电子白板,来演示光线穿过透镜的原理,课堂要顺利得多,但是,学生将新知与自己的生活链接时就多了一层隔膜,新课程就少了一点应该挖掘的深度。 
  如果,我们将整个课堂对于实验的选择与安排当作一个事件,立即就会感觉到“从装满水的量杯中把花拿出来”开发得不够了。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这是因   有的教学微事件,几乎都可以看成是这一事件的衍生,只不过更加直白,更加简单而已。然而,当一个课堂由于信息技术的支撑,造成了大量教学事件的堆积时,这才发现他们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这种“乱花迷眼”式的干扰,不仅阻滞了学生抽象能力的培养,而且负向引导了学生的信息处理意识。 
  我们知道,用信息技术来支撑教学一直是课程整合的前沿,它的先进性不仅反映在技术上,也体现在教育理念上。但这节课铺张的信息呈现,给了人一种信息奢侈之感。为什么“秀课”遭到那么多教师的质疑?原因就在于许多人在“秀”资源,“秀”资源利用的形式,课堂上宝贵的教学时空被浪费了,资源开发力度不足。要知道,课堂也是需要绿色的。这个“绿色”,不仅包含资源的先进性,也指较高的利用率。这种“绿色”的处置方法,不仅反映了教师对资源的态度,也潜含着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 
  我们发现,年轻教师都没有发现这种契机,没有看到这个最值得关注的靓点。而从“资源节约型”这一角度看,恰恰又是一个更为典型的教学事件,具有超前的研究价值,需要“点睛式引导”。而“点睛式引导”恰恰是工作室最有生命力的抓手。

    本文网址:http://www.wzdh123.cn/show.asp?id=914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