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网络教研 > 正文

VR创造式沉浸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作者: 来源: 日期:2021/6/19 20:50:17 人气:44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VR创造式沉浸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郭宴伟

【摘 要】本文分析了目前VR教学的困惑与期待,构建了VR创造式沉浸教学模式,将VR课堂从单纯体验式沉浸教学,转变为教授学生创意制作VR、深度与VR技术融合的新模式。本文结合诗歌主题编程教学实践进行了教学效果分析,提出了融合与转变、具象与抽象、工具与赋能三方面教学思考,以期在5G等新技术背景下迎来VR教学新发展。

【关键词】VR创造式沉浸教学;VR制作;诗歌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智能时代的教育科学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交叉融合,并融入我国自身的文化特点[1]。在基础教育方面,教育部提出推进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2]。因此,VR教学作为人工智能教学应用的一个场景,需要主动融合求变,让VR技术真正融入师生日常教与学之中。

随着VR应用的快速普及与相关3D图形化编程工具的逐步成熟,VR课堂从单纯让学生使用VR,转变为教授学生创意制作VR,提供更深层创造式沉浸学习体验,VR技术赋能教育方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深入。

探索VR课堂的虚与实

1.虚与实的困惑

笔者所在校自2016年起尝试将VR引入课堂,曾分别在科学、英语、语文、信息技术等学科中进行教学实践,VR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收到了良好效果,相关课程在全国性教学评比中获得特等奖。采用VR教学的教师往往运用虚拟现实场景与真实课堂场景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沉浸在短暂的虚拟世界后,又回归到真实课堂讨论学习。VR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效果明显,但这种体验式沉浸教学模式也引发了更多困惑与期待。以语文学科为例,一方面,直接将课文转变为VR视频,VR技术是否局限了学生想象力?另一方面,写作文时学生通常因为缺乏想象力而无从下笔,VR技术是否能解决类似教学痛点?分析目前VR课堂特点,往往学生只是一个VR的被动使用者,沉浸感来源于别人所制作的虚拟世界。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VR课堂的教学模式,从这种体验式沉浸教学转变为创造式沉浸教学,让学生变成一个VR的主动创造者,让VR变成学生发挥想象力的工具,进而才能够真正发挥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最大效能。

2.虚与实的融合

教育信息化与人工智能的运用,其本质是从“物”走向“人”,让技术为教师和学生赋能。因此,面对新技术融入课堂,单纯让学生去体验高大上不是唯一路径,主动进行融合,将传统VR体验式课程(教孩子使用VR)转变为VR创造式课程(教孩子制作VR),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其在实践中求解困惑,在实践中更新理念培养思维,从而激发其创新的意识和勇气。

以前是专业人员才可以制作完成的VR内容,现在小学生借助手机APP或PC端的3D图形化编程软件,就可以自己创造一个3D虚拟世界,并且所创作的VR内容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分享与交流,如通过导入VR一体机观看,或者直接将智能手机放入VR眼镜观看。VR创造式沉浸教学模式将学生从单一的输入端,转变为“输出端+输入端”的融合体。同时,这些贴合学生自己心理的VR原创作品,也可以成为语文、英语、科学等许多学科的课堂教学资源。

实践VR课堂的诗与远方

1.为什么是诗歌

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离不开吟诗颂词,而小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往往存在痛点,如想象古诗中的田园,多数城市里长大的学生其实对田园生活非常陌生。而缺乏真实体验和经历的想象,在学生脑中往往难于构建。借助VR技术的沉浸感,可以实现课堂上的穿越体验,解决孩子们诗歌学习的痛点。

2.诗歌本身就是剧本

制作VR内容如同拍电影,首先需要剧本,而诗歌本身就是诗人写好的现成剧本。制作VR的每一名学生都需要转换身份成为大导演,通过研读剧本、布设场景、安排角色、设计台词、上网查资料、和小伙伴讨论、请教语文老师等一系列活动,去完成制作任务。学生在这样的创造式沉浸课堂里,可以享受到整个学习和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并且收获自己作品发布所带来的成就感。

以六年级学生制作《望庐山瀑布》为例,学生们通过VR编程创造出一个虚拟世界,去诠释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体验者沉浸在这个庐山世界里,可以听到鸟鸣、遇到李白、看到银河。每个学生除了构建出原文诗句中描写到的内容,还需要发挥想象力去合理丰富这个虚拟空间。因为一千个人会存在一千个版本的“飞流直下三千尺”,所以学生各自构建的虚拟世界往往存在差异,可以给体验者带来多版本不同感受。这种创造式沉浸教学模式既是对信息技术课堂的再造也是对语文课堂的颠覆。

教学实践思考

VR作为一门技术,其精彩在于应用,而其应用的核心在于创造力。通过降低门槛引导小学生使用VR技术进行创造,可以在实践中探索技术赋能教育的更多可行应用。基于以上VR课堂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1.融合与转变:从VR体验式沉浸教学到VR创造式沉浸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将由学生、教师和智能设备共同组成,人机协同将成为未来学习的常态,智能机器将重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但是当这样一个新技术、新设备出现在教学之中,总会在其应用初期难于确定最佳的应用方式,而随着应用不断深入并逐渐与真实教学需求融合,它才会慢慢融入师生生活、重构课堂。

在教师方面,初期的VR体验式沉浸教学,教学资源被动受限于内容开发方,开发周期长、费用高等因素直接影响教师后期持续应用热情,而引入创造式沉浸教学,制作门槛低,教学资源可以随时随地按需打造,教师快速用虚拟去弥补现实学习场景的不足就成为可能。

在学生方面,从单纯体验转变为综合创作,VR技术成为思维重构、创造发现的新工具。如学生进行VR创作时,无意中发现将虚拟摄像机放置在山顶进行拍摄,可以使用上帝视角俯瞰整个虚拟世界,这样的沉浸式学习环境令其脱口而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杜甫在《望岳》中的想法就可以轻松地借助这种创造式探究环境实现。类似这样的VR创造式沉浸教学场景,会逐渐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体验。

2.具象与抽象:从信息技术教学到跨学科教学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从诗歌到VR,是一个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将语文课堂上的知识与感悟,用技术手段具体呈现出来。当诗歌里抽象、不精确的意境,用算法的语言去表达时,学生必须发挥想象力,一诗千面,一首诗有多种展现形式也就不足为奇了。技术就是帮助学生将这种想象变为虚拟现实得以呈现。

在语文课堂上,从VR到诗歌,是一个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一方面,学生们在互相欣赏其他学生的VR作品时,交叉对比中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另一方面,诗词教学中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理解程度往往是教师教学的痛点和难点,而教师通过观察学生们的VR作品,就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了解学生对诗歌具体的理解程度,便于随时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有针对性的引导。

因此,用VR技术诠释诗词,不是为了倒回去体验做一个古人,而是帮学生更好地做一个现代人,更好地学每一门学科。

3.工具与赋能:从被动使用到主动创新

VR作为科技工具应用于教学,应该想办法去凸显它的工具性特点,避免让教师和学生仅仅去扮演简单使用者的角色。正如教育是一个优雅和缓慢的过程,教育工具也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当然,人工智能技术再先进,也无法替代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交流和思想启迪,技术不是要取代而是要赋能。

虚拟现实这种方式是用现代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去拉近学生与诗词之间的距离,为诗词教学赋能,为更多学科赋能。当VR制作在普通教师那里变成低门槛、易操作的教学工具,相信每一名一线教师就不会局限于使用别人制作的VR教学内容,去为自己的教学隔靴搔痒,而是自己主动去量身定做。当VR世界在学生手中变成可以自主编辑生成的工具,学生就有机会突破原有视角,去扮演一个主动并乐于去创新的角色。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在新的技术背景下,各种5G应用将逐渐普及,VR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本文提出VR创造式沉浸教学模式,将VR课堂从单纯体验式沉浸教学,转变为教授学生创意制作VR、深度与VR技术融合的新模式。本文主要以制作VR诗词内容进行教学分析,但实际教学中并不局限于诗词主题,还拓展有天文、地理、数学、英语等学科主题,以期让VR技术赋能更多学科、赋能更多学生真实生活。VR作为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实践还一直在路上,技术赋能教育、变革教育的路上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心中存有诗与远方,还需要一线教师愿意主动突破,因为毕竟“欲穷千里目”,还需“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雷朝滋. 智能教育的时代,我们是见证者,也是探索者[J].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9):3-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D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903/t20190312_373147.html.


    本文网址:http://www.wzdh123.cn/show.asp?id=2746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