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 研究成果 > 正文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和突破路径

作者: 来源: 日期:2020/10/2 11:09:25 人气:126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和突破路径
                        ——基于上海市中小学教师的实证调查

顾凤佳1,2,杨 晨2

(1.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上海200062;2. 上海开放大学 科研处,上海200433)

摘 要: 研究关注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发现其中的关键问题,并寻求突破路径。 通过对上海市16 个区1850 所学校的调查,发现了资源需求、地域差异、培训内容和新技术应用方面的关键问题。 研究认为,可以从政策制定、培训体系、科研活动、培训模式四个方面寻求路径的突破。

关键词: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能力提升;关键问题;突破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到2020 年上海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故而,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教育变革是上海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然而目前,通过课堂观察发现,技术在上海中小学课堂上的运用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展示、交互层面。[1]技术未从本质上改变传统课堂的性质,未能发挥技术特有的效果和作用。 因此,在新技术与教育融合所产生的革命性影响下,教师作为学习环境和学习体验的设计者,其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尤为紧迫。

二、调查工具和方法

为了分析上海市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研究团队对上海市16 个区1850 所中小学校的教师进行了调查,涵盖各个学段、各个学科及年龄段的教师,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研究团队参考了2014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从“基本信息、总体认识、教与学应用、培训与保障”四个维度设计了“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问卷”(见图1)。 “总体认识”主要是了解教师的技术应用观念和态度;“教与学应用”包括技术的应用现状,如习惯使用的技术和频率,资源的使用状态和偏好,对前沿技术、知识的了解和应用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困难等;“培训与保障”主要是了解教师技术使用的外部条件影响,包括学校的信息建设以及培训的情况等。

图1 问卷调查的四大维度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考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数据,梳理问题。 问卷全部采用网上填写的方式。 在正式调查前,首先选择了10 所学校和50 名教师进行了试测。 根据试测者的反馈,对问题数量进行了删减,并在语句和措辞上进行了修改,更易于受访者的理解和判断。 问卷的Cronbachα 系数为0.689,公因子共同度高于0.55,所提取因子能解释总方差55%左右。 问卷的题项内部一致性较好,信度和效度均可,具有研究价值。

三、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1258 份,其中,郊区样本占63.60%,中心城区样本占36.4%。 样本中女性教师居多,共8311 名,占总数的73.6%;男性2989 名,占总数的26.4%。 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81.7%,其次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10.7%。 年龄分布方面,中青年教师较多,其中31-40 岁的教师最多,达到33%;超过50 岁的教师则不到8%;10 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超过了60%。

1. 教师可使用的教学设备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随着数字教学与学习终端设备的日益普及,各所学校信息化教学设备亦呈现多样化趋势。 在教学设备方面,除了常见的“幕布+计算机+投影、交互式电子白板+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一体机、大屏幕液晶显示器+计算机、大屏幕液晶一体机、实物投影仪”之外,部分学校拥有一些更为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如纳米黑板、手机同屏器、远程录播系统、环幕投影、增强现实(AR)设备等。

目前,上海市中小学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教室、教师计算机等设备已基本普及。 教师在校教学使用信息化终端设备中,台式机占比约为66.73%,笔记本电脑占比约为43.62%,平板电脑占比约为10.43%,另有5 所学校为教师配备了智能手机。 从中心城区和郊区学校的比较来看,中心城区学校为教师教学配备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占比显著高于郊区学校,如表1 所示:

表1 中心城区和郊区学校教师教学用设备占比

2. 技术对教学的积极影响受到教师普遍认可

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对学生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方面的认识也普遍比较深刻,认为“影响效果显著”的受访教师占68%,如图2 所示。 关于“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方面,“促进了教与学的交互”这一选项认同度最高,占84.6%,其次是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获得了83.8%受访者的认同。

在访谈中,教师也表示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使教师之间的交流更便捷,学生之间的同伴互助更方便,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了。 青年教师更是表达出了对于技术使用的热衷,也表达了在课堂上积极使用多媒体资源的愿望,他们认为这些资源可以更好地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全面接受和内化新的知识。

图2 信息技术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评价

3. 教育教学中实现了信息技术的常态化应用

当前,上海的中小学都将教育信息化纳入了学校建设的基本标准。 为了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常态应用,学校从多个层面推动教师变革教学方式的发展动力。 82.2%的学校制订了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计划,超过半数以上的学校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将教学信息化应用情况纳入教师考评,对此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学校仅占5.5%。

课堂教学中,各科课程数字资源丰富,并且也实现了常态化使用。 平时上课过程中,50%以上的教师每节课都会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30.7%的教师的使用频率为1-2 次/周。 学校为各个学科配置了数字资源,约97%的学校实现了数字资源在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课程中的常态化使用,另有90%以上的学校在信息技术、音乐和美术的课程教学中实现了数字资源的常态化使用。

4. 智能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开始创新探索

2017 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对基础教育领域未来五年内的主流教育技术进行了预测,包括创客空间、机器人、分析技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2]令人欣喜的是,上海市中小学已经围绕这些新技术,结合学科教学并开展应用实践。

新技术与教育的不断结合,不仅促进了教育变革,而且也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文化。 上海正积极尝试走出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新型教育模式的实践。 当前,73%的上海市中小学校建设了创新实验室,平均数量为1.57 间/校,其中39%的学校拥有创客实验室和机器人实验室,另有32%的学校有3D 打印室,11%的学校有虚拟实验室。 另外,也有一些学校根据自身的教学特色建设了数字化书法教室。

一方面,创新实验室在学习空间方面进行了重构。 与传统教室不同,新的学习空间可以随意组合的模块化形式代替了传统教室中固定的课桌椅,更加支持学生开展协作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以及探究和创造。 另一方面,智能环境下崭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了交互式、个性化的体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关键问题

1. 课程配套资源无法满足真正的教学需求

尽管部分课程的资源配套率达到了90%以上,但是“缺少适用的数字教学资源和平台”仍然被教师认为是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首要困难,占56.5%;其次,认为教师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学生课时紧张、没有足够的时间、学校硬件条件配备不足的选项均在42%以上。

受访教师认为,最需要的数字教学资源类型为“与教材内容配套的教学设计方案”,这一选择占了最高比例41.70%,其次为“关键教学内容的视频和动画”,再次是“可进行再编辑的综合性资源”“与教程内容配套的精品习题”,而“可供学生拓展知识的网络课程”占比最低(见图3)。 很多教师认为,对资源进行再编辑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自己可能无法胜任;也有教师提出,目前习题的种类和数量对于教师和学生已经足够,因此再设计精品习题类的资源并无必要。 对于网络课程类的资源,任教初中毕业班的教师认为,在繁重的课业下,学生可能无法坚持学习网络课程;小学教师则认为,鉴于寻找资源的过程中对计算机应用技能有要求,小学生无法独立完成,通过网络课程来拓展知识的机会较少,需求并不高。

图3 教师最需要的教学资源类型

2. 郊区教师年均培训时长明显少于市区教师

调查显示,最近一年学校信息化经费总计投入占学校同期教育总经费(不含人员经费)支出的比例约为13.1%,中心城区的学校投入较郊区学校略高。 总体上,上海市中小学的信息化经费中,网络建设与设备购置费用占比最高,占49.01%;其次是运行与维护费用,占18.11%;再次是数字资源与平台开发费用,约占17.95%;培训费和研究等费用占比最低,分别为8.5%和6.43%。 而从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对比来看,郊区的学校在网络建设和设备购置费、数字资源和平台开发方面的占比,均比中心城区的学校高出5%左右。

虽然郊区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步伐加快,但是教师的平均培训时长却明显少于市区教师。最近一年,各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专项培训[区县级(含)以上]覆盖教师比例约为79%,而中心城区和郊区学校的差异明显,前者的覆盖率达91.6%,后者仅有71.5%。 总体上,人均一年培训时长约为26.7小时,中心城区教师的平均培训时长也比郊区教师高出7 个小时。

由此,我们认为郊区学校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为教师提供更全面的培训,通过组织和实施更多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

3. 培训内容和形式与教师个人需求不符

超过76%的教师认为,目前需要加强学习的是课件制作技术,分别有57.0%和48.1%的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获取和加工是目前需要学习的内容(见图4)。 现代教育理念和网络安全方面的培训则被认为是目前最不需要的。

教师身陷“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传统的讲座形式虽枯燥但是便于短时间内集中传授知识;另一方面,参与式的培训虽具趣味性和有效性,但又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和参与。 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将帮助教师将培训中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也将避免培训活动流于形式。

图4 目前需要学习的内容

4. 新技术应用有待深入

在调查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学校正开展新技术应用,以及用数据分析引导校园管理和教学这一趋势。 目前,中小学管理信息基础数据应用较为广泛,有60%的学校将数据用于部门/学校工作总结、家校互动、学校规划制订等方面,有55%的学校将数据用于学情分析、教师个人绩效考核、部门绩效考核等方面。 传统的经验性管理、教学和决策方式正在逐渐被摒弃。

但是,新技术在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尚不深入。 如学习分析技术虽已有应用,但距离“通过追踪行为数据来为学生创设更具互动性、个性化和有效性的学习体验”这一理想状态还尚有距离。 对于前沿技术,许多教师也只是停留在概念表层,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互联网+教育”最为广大教师耳熟能详,其次是“创客教育”“虚拟社区”“云课堂”等,均值都在4.5 以上,而对于“增强现实”“智慧教育”等概念的熟悉程度则较低,受访教师认为并没有看到可参考的教学应用案例和相关效果。

五、突破路径

结合现状和存在的关键问题,需要加快构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突破路径。

1. 政策制定从“技术推动”转向“需求拉动”

政策制定应从“技术推动”转向“需求拉动”,即从要求教师使用技术改变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学质量,转向激励教师产生需求,主动使用技术。

一方面,在新技术的使用方面应配备相应的激励性政策。 当教师得到采用新技术的激励,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换取未来的更大回报时,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才会发生。因此,要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给教师、教育科研人员等各类创新主体提供足够的政策环境。 此外,还应鼓励、支持教师开展技术科研探索与在线学习,并给予适当的工作量考核倾向。

另一方面,应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成功经验。 研究表明,当看到他人有效地使用技术时,教师对技术使用的信心会增加,也会产生尝试的愿望。 因此,可尝试引领学校和各类机构建立教师技术融合创新联盟,促进共享和合作,传播技术和学科整合的良好做法,展示各类基于实践的研究结果,以便在不同的行动者之间发挥真正的协同作用。

2. 培训体系从“单向推动”转向“多方联动”

以往的教师技术能力发展培训,往往是学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单向推动,在“互联网+”的时代,更应形成多方联动的培训组织体系,使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机构与教师共同探索信息技术能力发展的途径,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郊区教师培训时间不足”的问题。

学校可尝试与其他机构共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组织协调高层次的合作,使合作内容更全面,合作方式更多元,合作机制更长效。 如学校可成为企业的研究和应用中心,企业成为教师参与新技术研发和推广的中心,以及学习的实训基地。 双方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格局。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培训中将教师的教学实践优势和企业的技术先进优势紧密结合。

为此,政府还应出台促进企业积极参与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规定性政策与促进性政策,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如建立“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的经费保障机制;给予积极开展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企业相应的经济补偿及税收优惠政策,从机制上保障培训实践的有序开展,提高企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 科研活动从“个体文化”转向“团队支持”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实践,也离不开科研活动的开展,科研成果带给教学的将是持续不断的源动力。 对于教师自身来说,科研也是提升技术应用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引擎。 然而,总体上来看,教师在技术与教学融合方面的科研活动还属于个人的活动,尚未形成合力和团队支持。

一方面,教师的科研活动需要良好的学术文化的支持,尤其是学历较低、年龄较大的教师。 教师在信息技术和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方面不能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需要学术文化的支持,教师需要在这样的文化中实践共同承诺,相互支持,使学生从高质量的教学中受益。 如此,有效的科研活动必依赖于学校和组织中的教师、校长和领导团队。 因此,应明确他们各自的角色并加以有效合作,在专业方面相互支持,形成一个以共同价值为核心的高素质实践共同体。

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建立并参与相关的科研网络,与各类研究机构、信息化部门和专家、技术研发者、管理者、家长等各类人员进行合作,共同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研究,为学校教学提供支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究活动和课堂活动两者的关系平衡中,必须把教师作为平等的伙伴。 事实上,目前各个领域专家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实践网络尚未建立,而这种网络的建立可以实现相互交流,并对实证结果进行验证。 例如,某一教育理念或教学方式是否在技术支撑下更有效,必须要通过技术的具体应用才清楚,技术能否支持教学必须经过教育实践的验证。 因此,不同部门和不同领域人员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

4. 培训模式从“单向传递”转向“深度参与”

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有效的培训活动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 因此,在教师技术应用培训活动中,要准确识别教师现有的教学理念,帮助他们进行技术理念和实践的拓展,从传统的“单向传递”变为“深度参与”的教师培训模式。

在培训中应体现教师的自主性。 教师的自主性有助于提升培训效果。 教师应在学什么、如何学、何时学以及控制学习进度方面具有自主性。 他们的个人学习偏好和强烈的内在动机是最好的创新源泉,将更有助于课堂实践。

应引导教师在培训中随时反思自己的表现、经验和观念。 在培训中,应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鼓励教师基于对课堂实践和潜在新实践的规划进行反思,包括对自己作为教师和作为学习者角色的反思。教师在反思教育技术的设计和应用时,需要考虑整个教学和学习情况,不仅是如何应用技术,还需要考虑学生的需求、使用技术的方式、课程目标、社会环境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电化教育馆.深度学习与智能治理——2018 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蓝皮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127.

[2] 美国新媒体联盟.全球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技术挑战[N].北京开放大学地平线报告项目组,译. 中国教师报,2017-10-25.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2017 年“上海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展跟踪研究”(项目编号:HX170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顾凤佳,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上海开放大学科研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

杨 晨,上海开放大学科研处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终身教育研究

    本文网址:http://www.wzdh123.cn/show.asp?id=2496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