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知识 > 知识考点 > 正文

架设学生教师与课程标准间的桥梁

作者:洪如蕙 应吉康 来源: 日期:2020/4/5 17:57:53 人气:87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架设学生教师与课程标准间的桥梁

洪如蕙  应吉康

    已经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将信息技术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有六个模块。必修部分为“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相衔接,既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又是后续选修模块得以延展的前提;选修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更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它既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延续,又是支持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我们的《信息技术》教材遵循《标准》的模块设置,共编写六册。

    一、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的教材编写理念

    《标准》明确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其指导思想是使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过程中,把握具有普遍迁移意义的技术文化要素,体验信息文化,提升信息素养,支持基础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教育走向信息素养培养的理念已经广泛地为大家所接受,本次课程标准的制定标志着在课程结构的层面上完成了从计算机教育向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变。如果说《标准》的研制所要解决的是如何恰当而充分地将这一转变表达出来,那么教材的编写所要研究解决的就是使学生和教师如何从教材的具体内容中感受和体会到转变后的充实内涵,并通过教材中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使基于转变的目标顺利实现。

    我们对教材的编写正是紧紧围绕信息素养培养为主题而展开的。

    1.采用最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1)以信息活动为主线构建教材结构,营造信息文化环境,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我在开展信息活动”,而不仅仅是在进行“技术”学习。

    例如,在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的教材中,各章节主要以完成现实生活中的某项任务为线索,依照“信息获取一信息加工表达一信息资源管理”的顺序构建各章内容;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整本教材以完成某一主题的多媒体作品为主线,按照“提出需求素材处理作品制作作品组织与综合”的顺序来组织教材内容。

    (2)教材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到学生现实生活行为中,并给予具体的方法指导,将信息素养的培养变得可操作、可落实。

    2.全面落实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

    (1)强化信息意识

教材从情景的创设、举例到活动设计,都引用现实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例子,将信息无处不在,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情景呈现给学生,从而增强学生从信息的角度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2)关注信息能力的形成

    信息能力是基于思维层面、操作层面和方法层面的一种综合能力,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标准》从现实社会生活的需求出发,提出超越技术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实际应用中的工具、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要素、信息实践与相应文化内化的平台。本套教材正是为学生最终形成信息能力搭建一座桥梁,帮助学生用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问题,逐步学习和掌握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3)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信息素养的精髓。对信息来源、信息价值的判断与评价,对信息技术与人的关系的把握,对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的认识,都离不开批判性思维能力。我们在教材中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在《信息技术基础》的“综合活动”中,引导学生依据自己找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4)强化信息道德、规范与伦理

    在教材中,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落实强化信息道德、规范与伦理的培养目标:①在“导学”部分和“学习支持资源”部分,给学生提供有关信息道德、规范和伦理方面的知识;②引导学生围绕与信息道德、规范与伦理有关的社会现象开展讨论,深化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③在“活动”、“综合活动”中,引导学生将信息道德、规范与伦理等知识落实到自己的实践行动中。在形式方面,我们采取了渗透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二、遵循“技术”学习的认识规律——“做中学”

新课程呼唤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的全面转型。《标准》要求从单一的信息技能培养转向信息获取、加工、传递、管理等综合的信息技能培养,从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转向综合信息素养的提升。教材必须为实现《标准》的这一要求提供具体而有力的支持。

    经过对《标准》的解读,我们认为信息素养中的“能力”包括了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和用信息科学观点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信息能力是在亲自动手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从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形成需要出发,我们确定的教材从内容的组织到呈现都体现了“做中学”的鲜明特点。

    1“做中学”符合技术学习的认识规律

    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过程符合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理解技术的本质,即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源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做中学”符合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认识规律t实践、动手的学习愿望强于单纯接受式的知识学习。实践先行的做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2.教材体例结构的设计体现“做中学”的特点

    教材在全面落实《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围绕各模块共同的研究对象、共同的核心概念和共同的教育功能,精心设计学习探究的背景,通过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问题串、任务串展开各章节内容。

    例如,在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中,每一章的引入“情景”部分展现了同龄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信息活动中各阶段问题的实例,使学生在信息技术是“有用的”感受中展开自己的学习。其具体体例为:情景案例引入导学(活动) →综合活动(评价) →学习支持资源。选修模块的体例是:情景引入任务提示板学习指引体验活动后续活动参考资料。

    教材的编写力求做到用实践引导,促进知识的学习,真正实现“做中学”,从而不仅仅使实践作为培养操作能力的过程,而且使实践内容的选择、实践过程的设计同时变成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标准》要求信息技术的教学要由“教”向“学”转变,要把学生从施教的客体培养成学习的主体,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们在编写各册教材时,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设计留有可选择的空间,即一方面为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提供机会,另一方面也为教师真正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活动提供机会。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的教科书,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探索式学习方式,也为教师学生根据不同基础的实际情况选择个性化的教与学的方式提供支持。

    教材为学生创设了较多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机会。有些学习内容按如下过程组织编写,并在分析问题以及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方面给予了充分指导。 

    在操作性内容的处理上,教材力求避免Follow me”式的操作指导。事实上,目前对于windows环境下的许多软件,学生已经完全可以在适当提示下自己摸索操作。教材做这样的安排,不仅能达到学习既定内容的目的,还能培养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

    教材还为不同基础、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择机会。例如,教材的“体验活动”、“后续活动”、“综合活动”都提供了程度不同的活动设计,供教师、学生根据需要选择。教材的“参考资料”、“学习支持资源”、“附录”等栏目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参考资料,供教师和不同起点的学生选学。

    教材搭建了“多轮循环”的学习阶梯。第一轮:在共同的背景下,以问题串或任务链,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第二轮:每一节后设计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不同程度的体验活动,供学生选择进行应用性学习;第三轮:每一章后设计了“后续活动”或“综合活动”,以利于学生形成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学习。教材在设计的活动内容后,提供了精心设计的评价表,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综合性的自我评价。

    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从课程标准到教材再到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成功需要各个环节的参与者的共同认识和通力合作。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信息技术教材犹如新课标与教师、学生间的一座桥梁,将引领学生和教师从教学第一线的此岸到达课程目标的彼岸。

 (作者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

 


    本文网址:http://www.wzdh123.cn/show.asp?id=2318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