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 开题报告 > 正文

“微视频在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

作者: 来源: 日期:2020/3/2 20:42:56 人气:122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微视频在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

开题报告

一、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 核心理念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

1 自主学习: 自我导向, 自我激励, 自我监控;

2 合作学习: 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 探究学习: 从学科领域或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主题, 通过自主, 独立地发现问题等从而获得发展。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 调查、 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 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 而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建构过程。 这种建构过程是在学习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完成的。 学生的认识总是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 的循环中得到发展。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指出: “教育即解放, 解放人的潜在能力, 挖掘人的创造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 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该是单向的接纳、 记忆、 模仿和练习, 还应开展自主性的探究活动, 互相合作交流, 在独立思考中获得学习成果。 因此,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 不仅仅是知识提供者, 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辅助者、 催化者。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 中提出: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 对信息的获取、 加工、 管理、 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 方法、 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 发表观点、 交流思想、 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 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在“过程与方法” 中提出: “能从日常生活、 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 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在“教学建议” 中又提出: “从问题解决出发, 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 开展交流、 相互合作的过程。 以学习者为中心,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需要。

为此, 我们需要研究如何才能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手段和方法, 需要提供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

2 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把实践知识、 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情境结合在一起, 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 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 在这一过程, 通过安排围绕项目的真实学习任务, 综合各学科已学的知识, 在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的环境下, 设计并实施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并把探究成果进行表达和交流的学习方式, 从而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更贴近现实生活问题。 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 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基于项目的学习, 有助于深化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然而,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 教学资源的匮乏以及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等, 已成为这一探索的“瓶颈”

为此, 我们设想, 通过“微视频” 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微视频: 微视频泛指很短的视频短片, 内容广泛, 涵盖小电影、 纪录短片、 DV 短片、 视频剪辑等,可通过 PC 手机、 摄像头、 DV MP4 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

由于我们对高中信息技术教材进行重组和拓展, 形成一个个“项目” 为了帮助学生在“项目” 下很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就有必要提供一些比较的方便的、 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 加之信息技术教学中,有许多操作性很强的内容, 直观的操作演示非常必要, 因此, 除了平面静态的数字资源, 更需要动态的影视、 能够呈现操作性的直观资源。 本研究中, 我们将微视频确定为短则 30 秒, 长则不超过 5 分钟, 是将以往需要教师需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以及演示示范的操作过程, 课前通过“录屏软件” 进行录制, 形成一

个个“帮助” 文件, 提供给学生在项目学习中自主学习。 除了网上搜索一些现成的视频资源, 在制作为“项目” 教学需要的视频资源, 主要运用“屏幕录像专家 V7. 5 和“Camtasia Studio 6 两个视频工具制作。

微视频是学生在项目学习的工具, 是教师在项目教学中的有力帮手。

“微视频” 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内容短小, 能集中解决或说明一个问题的短视频。 “多个微视频” 组成的教学资源, 成为学生在项目教学中可选择并且主要是用来辅助学生自己学习的视频资源。 微视频用于项目教学, 是教师在项目教学中, 将上课需要讲授或演示操作等关键内容制作成的短小视频文件, 它是学生在课堂上可自主选择并且主要是用来辅助自己学习的视频资源。 在任务驱动下, 借助微视频, 在教师及同学同伴互助下, 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微视频可以让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 教室成为学生积极学习的课堂。 学生不是无序的学习, 不是孤立的学习, 参与的是有意义的活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自己掌控学习, 是主动研究者, 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

微视频在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项目教学中, 研究如何借助于微视频等教学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如何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研究“微视频” 助学资源评价标准, 提高学生运用媒体的实效性; 归纳“基于微视频资源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 范式以及“基于微视频资源环境下‘项目教学’ 效果的评价标准” 等等。

二、 创新之处

创新点之一: 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总目标。 以学习者为中心, 转变学生的学

习方式, 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需要。 但现阶段, 在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受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 仍然偏重于教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压制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研究将研究重点研究如何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提出教师在基于微视频资源环境下,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操作范式。

创新点之二: 研发与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相对应的微视频资源

教学资源的匮乏以及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等, 成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瓶颈” 在改变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 需要有一批好用、 适用的学习资源。 这里要特别强调, 这种资源不仅仅是教师的教的资源, 更主要的是学生学的资源, 为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服务。 通过本研究, 制作一批资源包, 不但提供本区高中学生在信息技术在学习中选择、 应用, 而且通过互联网, 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以填补当前在这方面的空白。

创新点之三: 对现行教材进行重组和拓展。 通过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 对现行教材进

行重组和拓展, 将着力点放在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 合作、 探究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

当前, 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 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 与“设计学习” 活动。 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 我国台湾推行新课程体系中“十大能力” 的第九条规定“激发主动探究和研究的精神” 第十条规定“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 它具有的特点: 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 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 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更重要的

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 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 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 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等方面……

《微视频在中国的机会》 一文中所述, Google 16. 5 美元亿美元的天价收购 YouTube, 尽管人们对这次收购案有着见仁见智的理解, 但有一点大家是有共识的, YouTube 所开创的微视频的模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微视频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对于学生而言, 微视频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 按需选择学习, 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 基于微视频的移动学习、 远程学习、 在线学习、 “泛在学习” 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视频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重要辅助工具。

2013 6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的首届“中国微课大赛” 共有 22303 节“微课” 参加比赛, 广大教师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佛山市教育局启动的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 征集评审活动, 共征集到 1700 多节优质规范的教师“微课” 参赛作品, 内容覆盖了小学、 初中和高中各学科的教学重点、 难点和特色内容, 教学形式丰富, “微课” 平台展播不到二个月 访问量就超过 15 万人次, 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捧, 《教育信息技术》 杂志等众多媒体和网站纷纷予以了报道和转摘。

我国新课程改革,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科整合, 强调三维目标整合, 强调学生能力培养。

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 在“过程与方法” 目标中提出: 1. 能从日常生活、 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 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2. 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 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 准确性和相关性; 3. 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 存储和管理; 4. 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 发表观点、 交流思想、 开展合作; 5. 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 通过有计划的、 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 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 完成信息作品等; 6.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因此, 课程标准在过程与方法上, 已有明确要求, 关键是我们如何创造性地去实施。2012 9 南京市教育局提出了“新三基” 启动了“电子书包” 试点项目。 首批试点的 21 所学校给学生配置了平板电脑, 试点的科目为小学英语、 科学, 初中数学、 地理、 历史, 高中则是研究性学习

课程。 由此, 课堂上, 新的教学形式精彩纷呈。信息技术的课堂该如何跟进? 从学科属性上看, 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操作性强, 让学生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既是“课程标准(纲要) 的要求, 更是学生学习的需要; 从硬件上讲, 信息技术课大多在计算机教室上课, 学生人手一台电脑, 无需另配设备, 关键是我们如何用好, 发挥作用; 从技术层面上说, 信息技术教师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 软件、 硬件的操作相比其它学科教师要强。然而, 在现在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受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 仍然偏重于教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压制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资源的匮乏以及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等, 已成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瓶颈” 因此, 我们需要转变教育观念, 改进教学方式, 建设学习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四、 课题组前期开展的初步研究

1 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场“学习的革命” 我们将彻底改革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 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 创造出一种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主体性、 激发人的创造性、 相信并注意开发人的潜力、 便于人与人交际合作的崭新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模式。课题组提出, 要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开拓性的研究。 为此, 课题组组织全区教师学习了国内个有关本课题的教育理论、 研究现状。 我们编印了《“信息素养、 项目教学、 微视频”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此书分三类, 收集了三十篇论文, 供大家学习。

2 进行了一年的初步探索

2013 年, “微视频” 融合信息技术教学作为我们教研活动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 计划中提出: “探索信息技术“微视频” 的开发, 提升老师业务水平。 为了更好地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本学期将对高中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结合新课程标准, 制作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微视频” 并在课堂上进行应用。 (1) 对照新课程标准, 将高中课本中的各章节列出, 找出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 (2) 进行分工, 每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承担其中的一部分, 制作成学习资源(可以是视频、 PPT 动画等) ……”

2013 年, 开设微视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课 10 多节, 进行广泛的研讨。 制作微视频 50 多个。 市教研员田武奎老师多次参加我区专题教研活动, 对我们的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 并就如何在“项目” 教学中,通过“开放性任务” 更好地发挥微视频作用, 培养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在此基础上, 2013 11 29 日, 我们承办了微视频应用于项目教学的全市公开课, 我们提出了微视频在“起始课” 和“汇报课” 中的教学范式, 供全市信息技术教师观摩, 产生了积极影响。

3 开展专题调研

2013 9 我们对全区 1300 多名高一学生进行了“学习方式、 信息素养” 专题调研。 调研数据充分说明, 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潜能, 学生需要合作探究学习, 学生呼唤项目学习。

4 开发软件与平台

2013 10 唐德海用 VB 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 资源集成平台” 。课题组开发了“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资源网” 此网 2013 11 29 日由区教育局长易善平开通,目前已注册南京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 110 多人。

5 研究取得了视频成果

2013 8 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的全国首届“微课” 大赛评选中, 开发的《规划网站》微课, 荣获“一等奖” 2013 11 在中央电教馆组织的第四届全国教师论文大赛中 《“微视频” 融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 实现三个“解放” 荣获“二等奖” 《微视频促进高中生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2014 2 在《江苏教育 中学教学》 上发表。

2014 3 7 日, 在市教研室举办的全市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长培训班上, 唐德海作了“项目教学在区域内的实施研究” 讲座, 与全市信息技术教师分享研究初步成果。

五、 研究的目标、 内容与重点

1 研究的目标

1 开展基于微视频资源环境下“项目 教学” 的研究。 研究适合“项目教学” 的微视频种类、 参数、标准、 呈现形式, 开展“微视频助学资源评价标准” 的研究。 开展基于微视频资源环境下“项目教学” 与“传统课” 的比较研究。 开展基于微视频资源环境下“项目教学” 效果的评价标准的研究。 归纳“基于微视频资源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 范式。

2 开展基于微视频资源环境下学习方式的研究。 开展基于微视频资源环境下“高中学生自主、 合作、 探究学习的指导方式” 的研究。 开展微视频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

本研究重点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 改变学生单纯、 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 构建开放的学习环节, 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以及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

2 研究内容与重点

1 转变教学方式的研究

本研究着力于转变教学方式的研究。 在提供微视频等资源环境下, 学生基于项目的学习, 对信息技术学习或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进行探究。 学生借助于微视频等辅助工具, 在教师的指导下,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 教学的重点在学习过程, 帮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 获得各种信息技术知识。 教师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 指导者、 合作者和监督者。

——“项目教学” 与“传统课” 的比较研究

——微视频在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中应用范式的研究

(2) 转变学习方式的研究

本研究着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研究。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质疑、 调查、 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生根据需要选择视频内容、 自主操作学习、 交流反思、 协作讨论, 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

——对高一、 高二学生“学习方式、 信息素养” 的跟踪调研

——高中学生自主、 合作、 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范式研究

(3) 开展“微视频” 制作与评价研究

——微视频种类、 参数、 标准、 呈现形式, 微视频助学资源评价标准

——基于微视频资源环境下, 项目教学效果的评价研究

——建设“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资源网” 便于全市师生下载、 学习, 在更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六、 研究的思路、 过程与方法

1 研究的思路

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 学习国外内最新发展的信息以及。 通过学习, 提高大家的认识水平是做好研究的前提。

首先, 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最新的“微课程” 教育理论。 通过学习, 使大家明确, 围绕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学生经历了什么过程、 运用了什么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生了什么变化。 而不是游离于知识和技能之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我们应更多的关注微视频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 快乐学习中的作用。

以学生“学” 的质量评价教师“教” 的水平。 课堂有了微视频, 学生可以有选择的自主学习, 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全体学生、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 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关注有潜质的学生, 从而调整教学策略, 协助学生学习, 这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课堂有了微视频, 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帮助学生形

成持久的学习动机; 学生借助微视频, 探索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 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微视频促使学生意义建构更有效。 当然, 微视频不是要取代教师, 教师仍是学生身边的“教练” “伙伴” 是意义建构的促进者。 这样的教学, 既强调了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 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其次, 组织教师学习有关“项目教学” 的有关理论和操作要领。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 学习意义的获得, 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 建构自己的理解。 在这一过程中, 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在课堂上, 教师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 指导者。 通过任务驱动, 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微视频” 等资源的帮助, 开展学生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 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满堂“教” 满堂“灌” 、满堂“放 PPT “解放” 出来后的教师,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是引导者、 激励者、 帮助者, 是意义建构的促进者。

第三, 根据项目教学要求, 设计并制作相关微视频并进行教学实践, 比较优劣, 总结一套教学范式或案例, 供其他教师学习、 使用。 通过研究实践, 使课堂成为问题探究的课堂, 自主、 合作学习的课堂, 平等对话的课堂, 生命创造的课堂。

2 研究的过程

 2013 8 ——2013 10 课题论证阶段:

2013 10 调查访谈法, 对高一学生“学习方式、 信息素养” 的调研

2013 12 文献研究法,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学习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开展个案研究, 为后期研究提出问题与方案

听取专家们的建议, 进行开题课题论证

 2013 10 ——2013 12 基础研究阶段

2013 10 开展“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 微视频’ 资源网” 设计

2014 1

完成高一学生“学习方式、 信息素养” 的调研报告

建成“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 微视频’ 资源网”

 2013 2 ——2014 8 专题研究阶段

探索微视频在信息技术项目教学中的应用的途径、 方法、 策略, 总结行之有效的操作范式

2014 2 : 在建邺高中成立“项目教学” 工作室, 成立“项目教学研究中心组”

完成《国内外“项目教学、 微视频” 论文成果集》 供研究成员学习

2014 3 : 行动研究法, 在项目教学“起始课” 中, 微视频的设计与应用的研究

行动研究法, 在项目教学“汇报课” 中, 微视频的设计与应用的研究

2014 4 : 行动研究法, 开展“项目教学” 与“传统课” 的比较研究

2014 5 : 行动研究法, 开展“项目教学活动案例征集” 活动

2014 6 : 比较研究法, 归纳“基于微视频资源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 范式

2014 7 : 制作《“项目教学” 微视频助学资源集》 (一)

制作《基于微视频资源环境下“项目教学” 课堂教学实录集》(一)

 2014 9 ——2015 7 深入研究阶段

2014 9 : 调查访谈法, 对高二学生“学习方式、 信息素养” 的调研

2014 10 : 个案研究法, “同项目异构” 比较研究

2014 11 : 比较研究法, 开展“微视频” 助学资源评价标准的研究

2014 12 : 完成《微视频在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中期报告

2015 1 完成高二学生“学习方式、 信息素养” 的调研报告

2015 3 : 开展基于微视频资源环境下“高中学生自主、 合作、 探究学习的指导方式” 的研究

2015 5 : 比较研究法, 制定“基于微视频资源环境下‘项目教学’ 效果的评价标准”

2015 6 : 征集“微视频在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论文

2015 7 : 制作《“项目教学” 微视频助学资源集》 (二)

制作《基于微视频资源环境下“项目教学” 课堂教学实录集》(二)

 2015 7 ——2015 10 结题阶段

确定结题成果展示的形式, 编辑相关研究成果集, 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邀请专家结题

2015 7 : 整理、 制作《“项目教学” 微视频助学资源集》

整理、 制作《基于微视频资源环境下“项目教学” 课堂教学实录集》

2015 8 完成《微视频在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初稿

2015 9 修改《微视频在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 2015 10 邀请专家结题

3 研究的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通过“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 及网络资源检索, 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意义, 通过比较分析, 使课题组成员对“项目教学” “微视频” 有正确认识, 并运用相关成果为研究服务。

2 行动研究法: 组织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运用自己掌握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 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调查和分析, 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并把这种策略实践于教学实际, 最终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的方法。 在推进全区项目教学的实践中, 针对微视频使用的效果, 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 改进和解决问题。

3 调查访谈法: 通过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和高中学生进行调查访谈, 获取客观详实的研究资料。主要调研微视频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并对调研数据进行剖析, 进行“相关性” 分析研究。

4 个案研究法: 建立个体(活动) 档案, 通过对有代表性的教师、 学生及活动, 定向联系和研究,观察、 发现其中的差异与不同, 从中挖掘有价值的素材, 用于典型教研案例、 课例、 活动资料的收集、 整理、 提炼, 即时分析、 反思。

5 比较研究法: 把相关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考察, 对比其异同, 从相互联系和差异的角度观察和认识事物, 进而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

七、 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负责人阶段成果(限 5项)

建成“微视频资源网站” 为全市信息技术教师服务网站资源2014 1

《微视频助学资源评价标准》 《基于微视频资源环境下“项目教学” 效果的评价标准》

“基于微视频资源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 基本范式文档2014 4月完成《高中学生“学习方式、 信息素养” 对比调研报告》 《“项目教学”微视频助学资源集》

光盘网站资源2014 7

《微视频在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中期报告

光盘网站资源2014 12月《基于“微视频” 资源环境下项目教学实录集》文档2015 6

最终成果

《微视频在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课题报告; 专题论文集。文档2015 8月《项目教学“微视频” 助学资源集》“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微视频’

资源网” 集成丰富资源光盘网站资源2015 7月《基于“微视频” 资源环境下项目教学实录集》光盘网站资源2015 7


    本文网址:http://www.wzdh123.cn/show.asp?id=2264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