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 结题报告 > 正文

《教育“以人为本” 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作者: 来源: 日期:2019/10/27 19:35:25 人气:66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课题申请人:龚花萍 南昌大学、课题编号:1504ZD049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使“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到我们每天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探索个性化教育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性。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是: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人才培养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当今人类已进入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时代,而知识经济是创新的经济,创新是知识经济的不尽资源,创新力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动力。经济和科技的竞争,不仅是人才数量和结构的竞争,更是人才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竞争。这就要求高校改变过去那种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模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第一部分:教育“以人为本”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21世纪,开拓创新和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当前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经济的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其发展和前进的动力就是创新。传统的以“制度”为本位,以“管理”为本位,以牺牲学生个性发展为代价的“整齐划一性”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更为严重的是,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发挥。所以,教育“以人为本”和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以时俱进”的课题,同时也是当前高教改革的重点领域。

(一)教育“以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思想已成为现代文明的基本标志,成为驾驭人类社会的重要指南。“以人为本”是一个普适性的理念,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指导原则,因此,也应该成为教育活动的基本理念和指导原则。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和哲学理念,“以人为本”所追求的将人作为评价万物的根本尺度和世界的核心的思想,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而崇高的理想,其深远的内涵就是将人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教育的目标和归宿。

“以人为本”的根本思想就是体现人的主体性。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就是重新确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坚持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是教育必须把增强人的主体意识、提升人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人的主体性的重要内涵是自主性和创造性,只有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激活学生的内在的动机和动力,调动其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高等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尊重、提升、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性作为一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指导原则,转换视角和自身的位置,从视学生为被动者转换为视学生为主动者,从视学生为客体转换为视学生为主体,把提高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

(二)个性化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关注每一个学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的立足点,而关注每一个学生,就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往往都具备鲜明的个性独立性,表现为认识的独立性、实践的独立性、生活的独立性。因此,高校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人才,就必须首先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个性独立性的真正自由的人,而不是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条条框框套住的人。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就必须注重个性化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创新或者说创造性必然是凸现出个性,而个性最核心的特质是主体性和创造性,立足于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独特性是个体个性发展程度的标尺,个性的发展程度越高,个体的潜能发挥程度越高,也就越具有独特性。因此,要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创造力,就要夯实个性化教育这一创新教育的基石。

个性化教育就是教育者在教育的不同阶段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注重影响学生个性形成发展的各种因素,培养、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掘学生个性潜能的优势,亦即寻找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最强点和闪光点,帮助他们发现和找到自身的潜能。个性化教育是一种注重发挥学生潜能、承认差异、重视个性、发展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它的实质是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重要依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

第二部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一)创新人才的素质特质

创新人才应该是高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其应具备的素质是全面的、综合性的,必须具有大无畏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有较强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较强的创造才能;同时还应具备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感等。具体地说,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表现为:

1、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能自觉地突破常规和传统、不拘于已有的结论、以新颖独特的想法来指导创新实践的思维活动,是趋使个体进行创新的心理动机,也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它包括强烈的创新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也包括具有远大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创新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一种先进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

2、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创新主体深刻领会了创新活动在具体活动领域中的价值而产生的一种强烈的精神状态,是对事物具有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对新事物的敏锐性、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对开拓进取具有的百折不挠的精神。

3、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职能结构的关键,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创新思维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突破传统观念,敢于对前人的知识提出质疑,善于变向思维、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善于继承、发展和创新。创新思维可以使学生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培养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以新的思路、用多种方法寻求问题的答案,使之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改变定向思维的能力。

4、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由基础性能力(包括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类比能力、判断能力、归纳能力和相关的思维能力等)和专业业务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加工和整合能力,可行性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社会适应和把握机遇的能力、合作和协调能力、系统分析和综合能力、决策管理能力等)组合而成的一个能力结构体系,它主要由知识、能力、素质三大要素构成。

5、创新情感

创新情感包括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诚挚的热情、强烈的创新激情等,有学者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智商(IQ)的作用只占20%,情商(EQ)作为非智力因素,却是人们事业成功的关键,80%EQ+20%IQ=成功。可见,在创新能力和创新情感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创新才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

6、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常常表现为务实的作风、求实的态度、无畏的意识和浓厚的兴趣,具有良好的创新人格的学生往往心理品质优异、心理承受能力强、能从容应付变化与挫折、能较好地缓解各种压力,并具有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崇高的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对人类的责任感、愿意为社会作贡献的健康理念。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1、转变观念,营造氛围

在新的教育背景和形势下,高校要积极营造尊重学生创新意识的民主、开放、进取的文化“生态”,培植适宜创新“个性”生存的新的文化土壤。为此,首先是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生动活泼、尊重他人、海纳百川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校园里处处体验到人文的关怀和温暖;其次是要营造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保护个性、鼓励创新的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建立创新基金和开展广泛的科技活动,使学生敢于亮出自己的学术思想,提出自己的学术见解,表现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三是要营造一种不惧压力、不怕强手、主动参与、追求第一的竞争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性、全国性、地区性和校际之间的竞赛,既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又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要把知识灌输和思维的启迪结合起来,体现教学方法的启发性。为此,要改变大学教育中“满堂灌”的方式,变传授性教学为讨论式、趣味式、启发式、参与式教学,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另外,也可通过电化教学、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消化、理解和吸收,从而对自身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3、强化教学与科研、实践的结合

高校应重视几个方面的实践环节:1、科学设置实验实习课。实验课对检验和巩固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设置学生实验实习课,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设计性、综合性试验和实践操作方面的考核,重视最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毕业设计。2、积极开展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首先要健全学生课外科技协会等社团组织,加大对这类社团的指导力度,通过科协骨干来带动全校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参与;其次,组织校园学术科技竞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开展科学研究、并以成果的方式参加校内外不同层次的竞赛;第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和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或进行学校资助的课题研究,使他们受到初步的科研能力的训练。3、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技能特长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过程中,自己的实践能力也得到提升。

4、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首先必须构建科学的定量和定性结合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便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开展培养创新能力的活动。对综合评估中的德、智、体、能所占的比例,应提高能力所占的份量,以促进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环节和课外学术研究,使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由外在要求内化为主体需要,从而提高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次,必须改进教学评价制度,采取多种合理的评价形式,如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导师评价等形式以及笔试、口试、开卷、实验、设计、调查、考察等手段进行评价,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评价形式和手段,促进学生开放性个性的形成和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的培养。第三,必须建立宽严适度、机制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由刚性的学年制改革为具有较强弹性的学分制,使学生自主选课、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开展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甚至停学创业成为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5、建立创新性教师队伍

首先要进行理念的灌输,只有让每一位教师脑海里有了创新的概念,才会使其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融入“创新”概念,形成创新的浓厚氛围;其次是教师自身创新素质的提高,通过学历教育和开展科学研究来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使教师具有引导学生研究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创新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当前,知识的“陈旧率”越来越高、“淘汰率”越来越快、“保鲜期”越来越短,这些都要求教师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在教书育人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改进思维方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大学生创新活动做出表率。

三、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是: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引入教育研究,关注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揭示出“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教育与挖掘人的潜能、智慧、创造力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关联。

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是:1、树立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实现高等教育个性化。2、注重教师个性,创造个性化的教学风格。3、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

本课题研究的社会影响和效益是:经过2年的调查研究,本课题达到了预期的研究效果,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相关的研究论文如下:1、教育“以人为本”与创新人才培养:发表于《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2、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发表于《科技广场》2006年第10期。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在南昌大学等高校得到好评并推广应用。


    本文网址:http://www.wzdh123.cn/show.asp?id=2094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