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培训方案 > 正文

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

作者: 来源: 日期:2017/10/27 9:03:35 人气:112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加强和改进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改革,并引导广大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结合我省实际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特制定《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一、领会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

1.课程理念

    (1)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2)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整合教育资源,为高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3)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同时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4)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5)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此过程中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2.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具体规定了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类目标。对这些目标的理解,有助于全面把握内容标准。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②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2)过程与方法

③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④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⑤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⑥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⑦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⑧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⑨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⑩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11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上述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不能人为地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相互孤立的活动分别培养。

二、准确把握内容标准

(一)理解课程结构和内容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如下三个特点:第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第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第三,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规定,课程总体框架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信息技术学科被列入技术这一学习领域,包括一个必修模块和五个选修模块,并根据课程方案规定可以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各课程模块内容相对独立,实行学分管理。每个模块2学分

必修部分“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该模块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为主线,强调让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基本方法,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过程,感受并认识当前社会信息文化的形态及其内涵,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模块内容设计既注意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把握,适度反映前沿进展,同时关注技术文化与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为增强课程选择的自由度,五个选修模块平行设计,相对独立。


 

文本框: 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 文本框: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文本框: 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 文本框: 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 文本框: 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  

 

 

 

 

 

 

 

 

 

 

 


(二)掌握内容标准

《课程标准》对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的各个模块的内容标准提出了教学的基本要求。

1.必修模块

本模块-----信息技术基础,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也是学习各选修模块的前提,具有普遍价值,为必修模块。

本模块的教学要强调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方面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要面向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内容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本模块由4个主题组成,结构如下:

本模块的主要内容为:

〈1〉信息获取

(1)通过举例方式描述信息的外在的重要特征,如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实效性和真伪性等。

 (2)从多角度解释信息技术的含义,描述自己对信息技术的感性认识。

(3)了解信息技术中的几个核心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功能和作用。

(4)描述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几个重要阶段的基本特征。

(5)举出信息技术的几个应用实例,并可以具有个人色彩地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6)简述信息技术对个人生活与学习、科技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7)面对具体任务时能比较准确地判断问题解决中的信息需求以及该信息的种类、形式等。

(8)针对具体问题的需求指出可能的信息来源。

(9)根据来源初步估计信息的客观性、权威性、实效性和适用性等。

(10)确定获取信息的来源。

(11)根据信息来源和种类、形式等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工具,采用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保存信息。

(12)可以使用阅读、比较、咨询、验证等方法对所获得的信息的客观性、权威性、实效性、适用性以及价值进行判断。

(13)熟悉与学习和生活需求有较高相关度的某些专题或者权威网站并经常访问这些网站。

(14)能够根据任务需求较快地寻找到权威网站并从中获取信息。

(15)知道不同搜索引擎的特点并会灵活选用。

(16)会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渠道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比较以确定其价值。

(17)学会分析、理解检索任务,制定检索策略,力求检索到精确、可靠、客观、全新、全面的信息,为决策服务。

(18)认识搜索引擎及其简单原理和工作过程。

(19)掌握搜索引擎的分类查找和关键词查找方法。

(20)会从复杂搜索意图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和指示性的关键词。

(21)会使用多个关键词,细化搜索条什,灵活运用“与”、“或”、“非”等逻辑运算提高搜索效率,会通过添加英文双引号来搜索短语词。

 (22)了解网络中常见的文件,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软件等文件的类型、格式、特点和用途。

(23)利用常见的网络文件下载工具来下载文件。

〈2〉信息加工与表达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围绕主题,熟练使用合适的字处理软件加工文本信息,表达意图。

(2)学会根据实际需要,借助结构化或形象化的表达形式,如:流程图、结构图、表格、项目和图形等,使文本信息表达更直观、更清晰。

(3)学会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合适的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对表格数据进行计算(函数与公式)、排序、筛选、汇总等处理操作。

(4)分析几种常用图表(柱形图、条形图、线形图和饼形图等)的用途及特点。

(5)熟练对表格数据进行图形化表示,并配以恰当的文本内容,揭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6)了解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

(7)初步掌握多媒体作品的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8)掌握多媒体作品素材制作与合成的基本方法。

(9)熟悉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素材的常用加工方法。

(10)能够按照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组织和表达形式制作、集成多媒体作品。

(11)了解计算机程序的运行过程。

(12)初步认识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内在机制和作用。

(13)分析简单的计算机程序。

(14)了解并尝试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和检测结果。

(15)学会使用智能工具软件处理信息。

(16)感受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17)了解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识别技术的区别与联系,了解两者的工作过程与简单原理。

(18)了解信息智能处理的实际应用价值,客观认识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

(19)了解信息发布的多种方式。

(20)能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发布信息。

(21)了解网络信息发布的方法和过程。

(22)了解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

(23)理解信息交流是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

(24)选择适当的信息交流工具。与他人交流信息,学会保护个人隐私。

〈3〉信息资源管理

(1)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理解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及其重要意义。

(2)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探讨其特点、目的及分析合理性问题。

(3)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对数据库应用系统利用数据来存储、管理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与其他信息资源管理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差异和特点。

(4)辩证地认识数据库应用的优势与不足。

(5)通过操作简单的数据库,了解数据库的组成要素,理解数据库的基本含义。

(6)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建立数据库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7)根据具体案例,探讨和归纳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4〉信息技术与社会。

(1)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如促进科技进步,加速生产业的变革、创造新人类文明等。

(2)探讨信息技术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如促进了新技术的变革,促进了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等。

(3)探讨信息技术对个人的影响,如给个人带来了便利和实惠,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对人个就业产生影响,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等。

(4)从感性上理解信息安全的概念。

(5)能描述信息安全问题。

(6)了解国内外有关信息安全方面的法规,学会进行安全防范。

(7)了解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的一般措施。

(8)了解并遵循《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9)了解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

(10)学会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

(11)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12)通过具体例子分析,从感性上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13)归纳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如非授权可执行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表现性、可触发性等。

(14)了解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如系统引导型病毒、可执行文件型病毒、宏病毒、混合型病毒、特洛伊木马型病毒、internet语言病毒等。

(15)了解几种常见的造成危害较大的病毒,如冲击波病毒、蠕虫病毒、尼姆达病毒、CIH病毒等,了解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学会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16)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解计算机犯罪所造成的重大危害。

(17)了解预防计算机犯罪的常用方法

2.选修模块(略)

三、精心组织课程教学实施

首先要广泛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经验、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认真研究、加强学习、结合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同时必须实施合理的评价。

其次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课程实施应渗透学生自主学习、勤于动手、主动探究的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切实达成课程目标。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是课程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要十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一)学习课程改革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积极主动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同时加强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方面应加强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教育科研方法的学习,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教学基本功方面应加强教学设计及课堂应变能力的培养,学科知识方面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网络应用、数据管理、人工智能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具备开设多种选修课程的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课程改革一方面要改变课程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也就是课程功能要发生转变。为此要克服唯学科中心的倾向,从过去的以学科为中心确定课程内容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确定课程。另外要改变以往在教学过程中只重结果而轻过程的倾向,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要改变课程实施中出现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改革教学方式,优化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课程由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但发生了质的飞跃,已经由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升为全面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面临着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全面转型。要完成这一转型,关键在于:要广泛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短暂历史中积累的教学经验;此外更需要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教学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

1.学生的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高中学生的学习以“听课、阅读、记笔记、做练习”为主要形式,以应付各种考试为主要目的,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被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上,忽视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改变单一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符合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新的学习方式以“主动、合作、探究”为特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但不僵化的责任分工,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培养学生的协作方法和合作精神。在探究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发现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探究、实践等途径,在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亲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极好载体。

(1)模仿学习

模仿是动物界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即令在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模仿学习也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模仿学习方式,就是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其他学生或课件的操作过程,分析,理解,记忆,来进行直观学习。

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讲解演示要规范。

教师是学生模仿学习的主要对象,在讲解演示时,教师首先要语言规范,使用正确的名词术语,而避免使用俗语,如将"单击"说成"点"或"按",将"关闭按钮"说成"叉子"等。学生耳濡目染,从开始就接受正规的训练和熏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将为他们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要操作规范,演示时鼠标的移动,键盘的敲击要有为而动,而杜绝随意无章法的动作,操作速度要适中,这样有助于学生的观察,记忆,也能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良好操作习惯。

②提高学生的模仿学习能力

模仿学习看似简单,仅仅是照着做而已,其实并不尽然。要想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也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学中,教师应在以下方面指导学生:

首先,要善于观察。观察操作的位置,即对谁操作

其次,要注意倾听。听清操作的动作,即如何操作的,单击还是双击

再次,要勤于实践。亲自动手操作是信息技术学习的捷径,也是关键所在。

最后,要理解归纳。明确操作的目的,理清步骤的脉络,使其深深印在自己的脑海里,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

通过模仿学习,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技能,并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和操作习惯,为下一步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2)阅读学习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而阅读学习就是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进行学习的一种自主学习方法。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阅读学习取得预期的效果呢

①充分准备学习所需的阅读资料

准备好阅读资料是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前提。备课时,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仔细选择安排学生阅读学习的内容,精心准备好所需阅读资料。

最方便的阅读资料首推教材,现在的教材有很多都采用任务驱动的编写体例,从具体的任务入手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操作步骤叙述详细,很适合作为学生的阅读资料。然而,由于计算机的软硬件发展很快,更多的情况是教材中使用的软件版本与实际应用的不符,此时,教师就需要自行准备阅读资料。阅读资料并不局限于书面方式,网页,演示文稿等电子资料美观灵活的版面更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资料的内容必须做到标题明确醒目,步骤叙述清楚正确,以利于学生的阅读学习。另外,软件的帮助功能也是阅读资料的方便来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②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学习作为一种自主学习,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这样阅读学习的优越性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学生阅读学习的能力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取得更理想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引导和培养。

首先,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学生基础等适合的情况下,尽量多的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环节,逐步使学生养成从阅读资料中去寻找答案的习惯。

其次,当学生的阅读学习碰到困难时,教师要不急不躁,耐心指点学生阅读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提示和引导,而尽量避免直接给予答案。

久而久之,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就不会茫然等待教师或同学的帮助,而是首先主动去阅读资料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到阅读学习的效果。初,高中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料中技术含量较高,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透过表面的文字信息深入理解其表达的内涵,再通过分析与思考去实践操作完成任务,而且,在操作步骤的描述中,往往一个短短的句子就包括几个操作,它们的顺序不能颠倒,过程环环紧扣,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相当难度的。因此,教师给予学生科学,清晰的阅读方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如文字描述中包含哪几个步骤,每个步骤中又有哪几个操作对象及如何操作,边阅读边思考边实践。

阅读学习有利于克服学生学习中的依赖性,增强独立性,提高自学能力。

(3)摸索学习

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时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让学生采用摸索学习方式,即仅依靠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自主学习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进一步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

学生在摸索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这时不仅需要教师的鼓励,更需要教师进行学习方法的点拨。

①知识迁移法

最主要的摸索学习方法无疑是知识迁移法。在信息技术学习中运用知识迁移法就是在相关知识间建立联系,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去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如学习图片的处理时,可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文本框的知识,它们的插入,调整位置大小等操作都是相通的。

②猜测法

即利用已有的经验通过菜单,命令等字面的表述去猜测可能的操作效果,并试验确定是否可行。如学习绘图工具时,引导学生观察工具按钮的提示信息,通过分析提示信息的文字表述猜测出工具的作用,然后去试验应用。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层次的认识问题,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摸索学习的能力。

2.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影响学习方式的形成、完善以及改变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发扬学生学习方式的长处与优势,弥补其劣势和不足。常用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方式有以下几种:

※ “任务驱动”教学法

要求教师在把握总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把总体目标有机地分解成若干小目标。教师对应总目标设计总任务,对应小目标设计小任务,落实到每节课中,要通过这些任务来实现总的学习目标。基于上述思想,任务驱动教学基本过程如下:

①课前(搭建平台,设计任务):设计任务是关键,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目标性原则:设计的任务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既含有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涵盖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能力。例如:学习文字处理中的排版方法时,可设计一个创作板报的任务。

可行性原则:设计的任务必须可行,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把握好度,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经过自主和协作能够完成。例如:学习“信息的加工”中的文本信息的加工时,可要求完成对某一文章的操作要求,如,字体和段落格式要求,图片的插入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操作。如果进入综合运用阶段,则可以协作设计一个综合国力报告。

趣味性原则:设计的任务如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将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学习图片信息的加工时,可设计完成学生自己或家人的照片进行处理的任务。

实用性原则:设计的任务可以结合本学科或其他学科的学习,使要学习的内容与学科有机地结合,还应较多地联系生活、生产和科研实际来设计任务。例如:学习声音信息的加工时,可录制一位学生的课文朗读,然后配上背景音乐。

开放性原则:设计的任务要给学生留出充分创造和发展的空间,并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维得到发展。

②课中(自主协作,完成任务)。在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始终应处在主体地位,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导航者。教师要把握难点、抓住关键,不失时机地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能通过自主协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注意创设自主协作学习的氛围与环境。教师要确实认识并做到: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真正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真正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和发展的愿望,真正认识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真正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创新思维。

学生要把握“两个关键”。一是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学习是个体行为,学生只有最终通过独立的思考与练习,才能使知识和技能得以内化——吸收、外化——表达。教师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意识地增加自主学习环节,就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二是组内协作,组间竞争。小组合作学习使教学由教师讲解的单向信息交流方式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方式。在小组内部,学生们互学互练、互查互评、互帮互助。他们可以互相激励、共同探讨、情感交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小组内—般可以按照独立思考――研究探讨――核对检查――总结评价的程序进行学习。小组间还可以开展交流、争论、竞赛等活动。

教师应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去教学:学生能看懂的、会做的,教师尽量不要讲。学生能通过小组研究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去探究、去讨论,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同时要指导学生处理好自主和协作的关系,自主是协作的基础,协作又会反过来促进自主。

评价要运用四种方法。任务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完成任务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完成任务,驱动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因此,评价应以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是否真正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对新的知识和技能深刻理解、灵活运用为标准,同时评价要特别注意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激励学生的兴奋点和成就感。

围绕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定性的分层评价,分为基本完成和创新完成两个层面。评价方式宜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以鼓励为主。

具体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个人自评:体现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

组内互评:由组长主持,组员自评和互评;

组间互评:交流式评价,体现协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协作;

教师点评:总结式评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评价要改变过去以个人成绩为评价标准的做法,只有当小组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时,才算获得成功。这种共同的目标能够促进学生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

③课后(梳理交流,反馈凋节)。教师反思教学,并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反馈调节教学与学习,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技能熟练化,并向高层次升华的必要途径,在教学中应给予重视。

 

教学案例(以沪教版为例)

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章节:第2章第三节 获取信息的方法 1、网络信息检索.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目录搜索引擎和全文搜索引擎检索网络信息。

2.能根据需求选择检索方法。

3.能正确使用好关键词。

4.合法下载网络中的文件。

(二)内容分析

1.重点分析:教学重点为掌握搜索引擎的目录类搜索、全文搜索。搜索引擎的出现和应用,使得在网络中高效地获取信息成为可能,其搜索技巧的娴熟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2.难点分析: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技巧。 

(三)学生分析

通过上节课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本节课主要的任务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加以归纳提升,使学生形成多网络信息搜索的理性认识,并在学习过程中总结积累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经验,提高网络信息搜索水平。在讲课过程中要区分学生的水平差异。

(四)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以任务为主线,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为主要活动方式,在分组过程中强调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首先创设情景,由问题“你知道历史上今天发生的事吗?”引出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学习任务,让学习小组中的同学分别使用不同的检索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网络信息的检索方法。然后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分析关键词的使用技巧,师生一起用探究学习和交流学习的方式总结出常用网络信息搜索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常用信息搜索方法——使用搜索引擎,掌握搜索引擎的定义和分类,并使其在参与抢答比赛的过程中去体会和总结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最后,教师总结,引出问题,如何合法地下载网络中的文件。

 2.学生上机操作安排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1)教师参与提出问题的小组讨论;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二、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1.教与学的过程描述

教学阶段及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

信息技术的应用

导入

4

 

提出任务:“你知道历史上今天发生的事吗?”。

上网,试一试如何获取该信息。填写表2_6.

老师巡回,了解学生已有的网络信息搜索水平

网络

讲解、讨论

4

总结出常用的网络信息搜索方法:

1、 直接访问网页

2、 使用搜索引擎

3、 查询在线数据库

提出问题:以上三类信息搜索方法中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是哪一类方法?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分析问题,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帮助学生解决困惑。观察学生是否能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见解

多媒体广播

讲解、讨论

12

什么是搜索引擎?有哪些分类?讲解搜索引擎的关键词使用策略与技巧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需求或课本的任务,进行实践,进一步明确检索的准确性和使用关键词的技巧

帮助学生解决困惑。观察学生是否能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见解

网络

合作学习

5

组织小组同学合制订方案,参与讨论总结常用搜索引擎网址:

百度,搜狐,新浪,网易,雅虎

各小组整理学习成果,并将结果发布到网络共享区,学生浏览和讨论。

了解全体学生都参与了吗。

发布和接收信息

合作学习

5

总结:关键词的选择非常重要;使用多个搜索引擎;用好逻辑符号and、 or 、not,加英文双引号

论坛应用

汇报

5

听取汇报

小组代表汇报

讲解

5

教师演示下载文件的途径的方法,引出下载文件的合法性问题的讨论

思考

评价、小结

5

IBM是当前世界当之无愧的电脑巨人,但IBM的前身(GTR) 公司,却是生产销售专用于统计的计算制表打孔机的小公司。

中国第一架台式电子计算机(1969年由上海计算机打字机厂试制成功)

思考,评价

2.关键环节提炼

(1)引入:应用示例,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对正确应用网络信息重要性的认识。

2)体验:学生分组进行需求分析,注意观察学生对关键词使用的熟练程度。

(3)交流和讨论:让学生介绍、体会,教师及时进行点评,其他同学提出补充或修改意见。通过交流互动,实现知识“共享”,共同体高。

(4)总结提升:通过汇报,互评,提高对规划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范例教学法

范例教学法源自德国,它是以典型范例为中心的教与学,使学生能够依靠特殊(范例)掌握一般,并借助这种“一般”独立地进行学习。从它的定义看,范例教学法更符合信息技术课程鲜明的学科特点。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范例教学法具有下面的优势:

·可以淡化学科本位的信息技术教学,突破教材内容,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工具的学习掌握其中的思想和方法,促进课程结构向综合性和选择性方向发展。

·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范例教学法强调范例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掌握了技能,还能激发学生激情,精神世界得以丰富和拓展,增强人文关怀。

·教学具有开放性,打破封闭式的传统教学,激发学生对相关的内容作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的视野。

·教学效果具有较大的迁移效应。范例教学法强调从特殊中获得一般,容易引起学生的联想、类比,易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主题化教学法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主题化教学,是指学生在一定的知识主题背景下,在主题任务的驱动和完成过程中,学习、研究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

这种教学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强调锻炼和提高学生信息获取、分析、整理、运用能力,强调学习的全程性,强调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它培养学生利用合适的工具、采用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表现出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与其他学科知识性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特点。

主题化教学的实施,一般可分为营造氛围、确定主题、完成主题、成果展示和总结评价等环节。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全程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研究主题的形成、教学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分析信息的方法和技巧等进行辅助性指导。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

网络教学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这有利于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自主学习,促进个性与能力的发展。

·满足了学生目标多元化的学习要求。网络上信息及教育资源迅速膨胀,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余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学习需要进行自主学习。

·交互的学习活动加大了学生的参与度。传统教学虽然教师与学生在一个空间,但在教学中的互动却相对不多,大多进行的是单向交流,学生参与度不大。而网络教学能够通过人机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扩展学生参与学习的层面,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的发展。

·激发兴趣、主动学习。多媒体网络技术能够传递和演示声音、图形、视频、动画、文字等多媒体信息,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能在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几点,是网络教学的优势所在,但它决不是万能的,更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教师应辨证的看待网络教学,努力使网络和传统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

(三)执行课程政策,优化课程结构

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鼓励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示范高中及其他条件较好的学校可针对一些特定课程内容(如代表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但对条件要求较高,不宜在国家课程中规定的课程内容),突破省、市规定的最低要求,自行开发相应的地方课程或者校本课程。学校要善于发现确有信息技术天赋和特长的学生,并给予专门的培养。有条件的学校应鼓励学生在完成必须的4学分学习任务以外,再选修其他信息技术选修模块。

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必修与选修科目三学年教学计划,可参考下面提供的模式选择使用,学校亦可根据实际作适当调整,或按照学段来安排。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在高中阶段至少要修满4个学分信息技术课程,其中必修2学分,选修2学分,对信息技术课程感兴趣和有潜能的学生可以再增加选修若干学分。总学分为2+2+(X)。

为适应我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零起点问题,提供以下必修和选修模块教学计划方案,供各学校开课时参考。

年  级

模块安排

课时安排

高一

第一学期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2节/周

第二学期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2节/周

高二

第一学期

选修IA:网络技术应用,有条件的学校可加开一门选修IB

2节/周

第二学期

选修IA:数据管理技术,有条件的学校可加开一门选修IB

2节/周

高三

全年

通常开设选修IB(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有条件的学校可加开选修模块:人工智能初步

2节/周

说明:

⑴严格执行课程标准,认真落实必修课程。必修模块课程统一安排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开设。

⑵各模块课程教学要保证有足够的上机课时。

(二)学生选课指导

指导学生选课,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安排。学校和信息技术教研组应该在选课前,提供选修模块的学习时间、内容安排和学习方式说明,以及是否适用于高考、会考或者将来的就业选择;要正确指导学生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选修模块;要及时对学生的选课进行评价。如果不能满足学生的选课要求,应耐心说明,并指导学生重新选择。

建议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实际,给学生提供以下指导材料:信息技术课程性质;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包括必修模块,选修模块5个模块,以及校本选修模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四、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评价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应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评价教与学,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应通过评价的合理实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首先,教师要根据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准备情况、智力水平、学习兴趣和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了解,发现学生间的差异所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获得反馈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相应层次的问题,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其次,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潜能进行富有激励性的差异评价,使评价成为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催化剂。基础好、进步快的学生,自信心比较强,对他们的评价要严格,不但要求他们能够正确解答,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还要求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基础差、进步慢,自卑感较强,应尽量地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用激励的语言评价,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时常得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多鼓励,少批评,使他们产生自我超越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

1.评价的基本要求

(1)要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教师应通过评价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学生实际的技术操作过程及活动过程,分析学生的典型信息技术作品,全面考察学生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向学生呈现评价结果时应多采用评价报告、学习建议等方式,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要慎用定量评价,呈现评价结果时要尽量避免给学生贴标签或排名次,弱化评价对学生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减轻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压力。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的同时,也要利用评价结果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发挥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

(2)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教师应注意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建议教师根据评价目的和当地现状创造条件组织家长、学校、外部考试机构、教育团体等有关机构和人员参与教学评价。

(3)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高中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很大,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要正视这种个别差异,对不同起点学生取得的进步都应该得到认可。同时,高中学生个性特征分化更为明显,进行信息技术创造的欲望也更为强烈,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对不同设计思路、风格、技术解决方案等,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与鼓励。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确定和选用,要在保证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

2.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1)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

以前的注重结果的评价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学生对问题的解答上,完全忽视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方法、认识问题的态度等一系列潜在的问题,其结果是引导了学生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不关心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旧有的评价在学科为本、知识为本的课程理念指导下,仅仅对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结果给予关注,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真实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是近年来随着评价理论的深入而诞生的过程性评价方法。真实性评价是指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某项任务或一系列任务来表现他们的理解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的评价,强调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评价学生的表现。而表现性评价则是通过对学生表现的定期观察来关注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在设计评价任务时要注意把握一下几个特征:一是情景性,即评价的问题应该涉及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去应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学习的迁移。二是评价的灵活性。允许学生用多种方式来展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一评价的过程中没有惟一的答案,只有评价的标准,即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三是整体化。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既关注过程,也关注结果。

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一般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系统客观地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学习的自然情景中的真实表现。主要是多种开放性的评价方法如现场观察、访谈、轶事记录、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和互评、成长记录等方式来完成。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作品设计、作业和项目任务来引发学生的特定行为,对作品和任务的完成情况的评价来收集有价值的评价资料。

在过程性评价中,评价内容应该围绕着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展开。包括根据任务要求分析问题、收集信息的能力;选择合适的信息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工具有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合理应用工具来有效地表达相关问题答案的能力;对活动过程中相关信息问题的价值判断能力;在活动过程中与他人的协作、交际能力等。这些能力涵盖了信息素养的全部意义,包含了整个的学习目标。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可以采用制定量规表来进行。所谓量规就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某一主题制定的经过量化的评价指标。量规表的使用可以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

按照评价的功能划分,过程性评价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l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主要针对单元的主要内容进行,评价结果应能反馈学生的进步和不足,目的在于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展、为改进学习提供矫正性的诊断。利用表现性任务进行的形成性评价可以是对一个作品的评价,也可是一个综合活动过程的评价。

l          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找出学生学习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例如,为了诊断某一知识单元时产生的错误,可以设计一个测验,其中一组题目只要求学生做笔试测验,不要求进行技能操作;一组题目既做笔试测验,又进行技能测验,以此确定学生错误的根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依靠教师经验来观察和判断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表

班级           学号          姓名             课程内容

评价要素

评 价 标 准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5

4

3

2

5

4

3

2

学习态度

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有进取心

学习目标明确,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

应变能力

敢于提出问题,发表个人意见,提高口头表述和答辩能力

理解技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主动经历信息过程,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意识

能与同学共同学习,共享学习资源,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积极参与讨论与探究,乐意帮助同学

在小组学习中主动承担任务

探究意识

积极思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创新意识

勤于积累,善于探索,思维活跃,反应灵敏

情感态度

努力发展自己潜能,能认识自我的优缺点

遵守国家信息使用安全规范,明辨善恶

具有正确的自我行动意识

基础知识

任务(作品)完成水平

综合评价

自我评价

等    级

 

签名:

年  月   日

小组评价等    级

 

签名:

年  月  日

教师评价

激励性评语:

                                    签名:

                                        年   月   日

注:25分以上为优秀记为A,20—24分之间为良好记为B,15—19分之间为一般记为C,低于15分为有待进步记为D。

(2)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

应正确认识期末考试等总结性评价的作用和功能。期末考试的主要功能是考察学生所学模块的基础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诊断本学期教学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随后的教与学。

在组织期末考试等总结性评价时,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具体考试内容选择合适的题型和考试方式,综合运用纸笔测验、上机测验等多种评价方法;要创造条件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协调发展,避免只重视知识记忆和计算机操作,忽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倾向;要注意结合学生平时学习表现和过程性评价结果,改变单纯以一次测验或考试为依据,评定学生一学期或整个学段学习情况的局面,适度加大过程性评价在期末成绩评定中的比重。

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各有所长,适合不同的评价内容和目标,应相互补充,综合运用。纸笔测验的效率较高,适于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进行集中考察,适于考察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但不适于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信息技术的纸笔测验,要控制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题型的比例,适度设置和增加要求学生通过理解和探究来解决的开放性题目,问题解决分析、作品设计、短文写作等,以拓展纸笔测验在评价内容和评价目标等方面的广度。上机测验是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供选择的上机测验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实际操作完成的独立任务,如软件操作水平测试、作品设计与制作等;另一类是综合任务中的上机环节,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项目研究过程中的上机活动。期末考试等总结性评价一定要安排上机测验,设计一定比例的联系实际的设计、制作或其他类型的信息处理任务,以评价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或软件的熟练程度,测查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和能力。教师和有关机构要针对具体评价目的,灵活选用上机测验的题型和考试方式,不能单纯依赖题型单一、只考察基本知识与操作能力的机考系统,否则容易对信息技术教学产生误导。

我省现在不少地区、学校采用了无纸化考试,它解决了考试过程中工作量多、效率低等缺陷,但在考试操作与应用能力时出现了困难,往往是评价某种软件中的某些特定的基本功能,不能够代表学生应用工具、解决问题的信息能力。建议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采用客观题和综合任务题相结合的办法,才能较好地达到课程目标规定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电脑作品制作活动的评比、课件制作的评比、基础知识竞赛和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等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标准和成绩都不能作为学生总结性评价的全部依据,也不能代替学校日常的教学和评价活动。

(3)学分认定

学分认定是模块学习完成后的总结性评价。学分必须结合过程性评价才能形成,不得仅凭借模块最终测验成绩作为学分认定的惟一依据。

学生根据《标准》要求,修满某一模块规定学时,经测验合格后,向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提交学分认定申请表和过程性评价表,由学校审核并公示后方可认定。 

高中《信息技术》学分认定申请表

班级        学号          姓名             模块名称

量性评价

学生自评(每项各100分)

教    师

学时

课    堂

表现情况

探究活动

完全情况

综    合

实践活动

作    品

评价情况

平均分

上    机

测试成绩

纸    笔

测试成绩

总成绩

学生自评(优、良、合格、不合格)

小组评价

学习

态度

学习

方法

解决问题

能    力

自我

反思

 

年   月   日

建议过程性评价占20%,探究活动成果(作品)评价占20%,纸笔测验和上机考试各占30%。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高中《信息技术》学分认定表

班级       学号          姓名             模块名称

评价内容

项  目

权重

得分

总  分

过程性评价

(20分)

出勤情况

5

课堂表现

5

过程性评价成绩

10

探研活动成果

(20分)

教师评价

10

学生自评

5

小组评价

5

总结性评价

(60分)

纸笔测验成绩

30

上机考试成绩

30

评     语

(使用鼓励性语言)

总评(等级)

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学分认定

                            学校盖章:

年     月     日

学分认定表使用说明:

出勤情况:满勤为10分,未经请假每缺1节课扣0.5分;

课堂表现:依据实际情况定为5分、4分、3分、2分四个等级,评分标准由各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过程性评价成绩:以平时的过程性评价为依据,按10分的比例折算;

教师评价:评分标准由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学生自评:教师指导,学生自评;

小组评价:评分标准由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纸笔测验成绩:按实际成绩折算;

上机考试成绩:按实际成绩折算;

总评:总评成绩为90100判定为A级;7589判定为B级;6074判定为C级;60分以下为D级;

学分认定:总分为60分以上判定为通过。

五、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是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有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实现。

(一)教学基础设施与设备

1.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实施信息技术课程的物质基础。各校要配备符合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专用教室,配齐相关的多媒体技术设备和网络技术设备。

2.基本设备

配备一定数量、配置恰当的计算机。要配齐计算机外部设备,包括“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网络设备”等。各功能教室均要具备接入英特网的条件。

3.基本原则

在管理和使用设施和设备时,坚持“面向教学”的基本原则,注意提高学校现有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建议学校计算机配备数量:生机比例为20:110:1之间为合理。低于这个比例,教学需求和装备水平之间的矛盾就会比较突出,高于10:1,经常会造成一定的浪费。按我省有关电教文件要求,普通学校为201,重点学校151

4.合理规划

各地和各学校在规划和建设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添置教学设备时,要遵循“合理规划、分期投入、量力而行、充分利用、避免浪费”的基本原则。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家庭、社区所能提供的信息技术学习机会很有限,该地区更应重视学校的硬件建设,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较好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弥补不足,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二)教学资源库建设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两类。第一类是数字化资源,如教学软件、专业资源网站等;第二类是非数字化的资源,如图书、报刊、教学录像片等。

1.建设资源库

各地、各校要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源库。信息技术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和自己的教学特点,收集、组织、开发必要的教学资源,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包括:“供学生学习的数据库、教学专题资源库、教学案例、各种教学软件、教学系统”等。学校的硬件装备(如存储设备、光盘刻录设备和网络系统等)应保证为教师收集教学资源提供良好的条件。

2.专题网站建设

各地、各学校要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专题网站的研发、应用和管理工作。专题网站的建设可以有多种模式,例如:把网站建设与资源库建设结合起来,直接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考资料;把专题网站建设成为学生学习的交流平台、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平台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平台。总之,专题网站要成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良师益友。

(三)提高设备使用率

各学校要开放学生计算机教室。学生计算机教室每周使用时间要在30小时以上。除了在正常课程中使用外,还要利中午或课余时间向学生和教师开放。充分利用第12节课和周末进行设备维护,形成制度,保证教学正常进行。

六、课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1.成立专家组,建立课程指导制度

 目前,信息技术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各地教研室要配齐信息技术教研员,加强对教学的指导。发挥我省各市、区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成立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指导小组。指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认真研究和指导本地区内各学校的实验工作,召开研讨会、座谈会、汇报会、专家报告、培训班,及时总结和推广优秀课改经验,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

建立由省、市、县教育行政、教科研有关人员和一线教师组成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指导、评估、督查组织网络,定期对新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采取措施引导,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的意识以及执行新课程、使用新教材的能力。

2.建立适应新课程的教研制度

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教学研究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健全并完善集体备课制度,积极探索网络备课方式,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围绕课程标准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制订教学计划,并通过说课的形式交流教学设计,积极参与或开展校内或校际间的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设计的课题研究。促进教师通过研究和实践,转变教学观点,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增强驾驭和开发新课程的能力。

充分发挥课题研究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鼓励广大教研员和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确定课题。探索服务信息技术新课程目标、适应信息技术新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课题研究,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所学校有2个以上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该成立信息技术教研组。经常开展教学研讨,把握课标内容,深入钻研教材,定期开展优质课观摩和网上交流。将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研究资料和教学研究成果归类整理、保管。使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成果得到推广。

3.建立和完善师资培训制度

要根据新课程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系统扎实地做好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各承担培训工作的单位,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方案,注意培训内容的系统和实用性,要营造良好的教师学习氛围。培训的方法可以采用脱产培训、短期培训和网络培训等方法。要建立教师培训档案。培训对象要覆盖全体上岗教师。积极落实和优先安排农村学校教师参加课程培训,为农村学校的教师参加培训提供方便。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认真地参加培训,正确把握和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树立全局观念,主动发展,努力使自己成为落实和实施新课程的骨干教师。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机构组织的教研活动,为教师参加培训提供方便。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地位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要努力学习和掌握课程标准的实质内容。加强学科意识,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学的水平。加强专业技术的研究,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

4.做好评估督导工作,建立相应激励机制

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课程设置计划、教学指导意见开齐、开足课程。首先保证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和1个选修模块的开设。要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各地可开设3个选修模块以上,逐步开设所有选修模块。

要严格按照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开设课程,开展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程尚未列入高考、等级考试等计划时,必须保证课程计划的落实,保证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按照必修课的要求正常进行,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式,将成绩记录在档案中。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市课改指导小组要配合教育局和教研室做好课程改革的评估工作,协助检查、督促该市课改进展的情况,建议小组成员分工联系一定地区的课改工作片,同时也要不断听取各区、县课改进展情况的汇报,收集课改信息,协助领导宏观调控各市的课程改革。各普通高中学校的领导要有专人负责新课程实施工作,负责同市、区、县指导小组或教研小组联系。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按照必修课的标准给予信息技术课教师教学任务和教学工作量。通过教学评估, 定期表彰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做出贡献的教研员和教师。

    本文网址:http://www.wzdh123.cn/show.asp?id=147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